《宫艳》
《宫艳》二卷,藏南京图书馆,明刻朱墨套印,刻印精绝,为国家善本书。首《叙》,行书。《叙》全文如次:
宋玉赋高唐神女入梦而云雨至今犹存彷佛间。窃意荐枕巫山,直楚王梦境耳,垂手想者且然,况乃龙颜有喜,婉娈亲承,狐媚生憨,欢娱未毕,不令魂摇丙夜而乐极丁年也耶。从来后宫粉黛,非乏丽人,广院笙歌,共饶逸韵,乃独昭阳深宠,兼美二难;长生私语,永期再世;因从天上,事诧人间,隋炀帝雅称情种。而驿果庭梅,往往缄恨,实缘疏鸾合,非妒起蛾眉。汉成娱老,温柔钟情自许,而风流儒雅,卒让大业开元间,乃三宫遗事,并标今古,则伶玄合传,与迷楼、长恨诸篇,原称鼎足,流传宇内耳。观其文生于情,规寓于讽,宛转关生,不独为三宫写照,且令览古君子感聚散于毫端,志悲欢于楮上,俯仰千余年而感慨系之矣。编以艳名,盖仍弇州先生《艳异》之旧,而特采之惇史以彰信。昔《周南》,宫人之咏西伯也,以洲女起化而用为《风》首,安见肃雍之不在琴瑟间耶。太白赋行乐词有曰: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疑人世间征丝选肉,偎红绕翠,终作巫山一梦耳。虽事以艳传,谁谓以艳伤雅也。若曰白璧微瑕,总在闲情一赋,则丹铅者且阁笔以听濂洛诸公之命。
适园主人题
对汉成帝宠飞燕姊妹,唐玄宗迷太真杨妃,尤其对隋炀帝的沉湎迷楼,即稗史,亦颇多责诘,此序独于微词之外,仍见其情深。这种立场的是否正确,姑不论,从所选的几篇文章看,编者的这种认识,却不无道理,特别是《赵飞燕外传》、《赵飞燕合德别传》、《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诸篇。“文生于情、规寓于讽、宛转关生”数语,也确实道出了所选几个短篇的艺术特色。
这部《宫艳》正文的卷端“宫艳”二字之下,双行并署“西吴适园主人评辑”、“吴郡仙庐逸史参阅”,正文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版心镌“宫艳卷×”。白口,四周单边,有圈点,行眉批、篇有总批,圈点及批语皆朱印,所收凡十篇:
卷一:《赵飞燕外传》、《赵飞燕合德别传》、《飞燕余事》、《迷楼记》、《大业拾遗记》。前三篇后有总评,曰:
飞燕、昭仪妖艳绝矣,至如晓畅方书,尤是第一流人,恨成帝于枕席之外,无他风致耳。然能作一二情句为两人传神,颇似得个中趣者。余尝设一转语曰:使汉成帝为唐明皇、赵家姊妹当更胜杨妃一筹否?一笑,一笑。
后两篇评日:
炀帝风流才思,绝代韵人,特其雨露恩、乡情根偏杂。六宫纵有长技,何由尽献于君王之侧,侯夫人、吴绛仙之流所以与闲花野草同弃,何浸浸也。然使炀帝为布衣,不过一穷措大、登徒子耳,何处得此巨丽,供后人抚掌,一笑,一笑。
卷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附录:《太真遗事》、《梅妃传》。有总评日:
明皇倜傥磊落,洵天子中才人,惜情痴一生,爱溺千古。长生殿前,情事欲绝;马嵬丧后,凄楚顿增,所谓离合悲欢,种种滋味,实备尝之。故余谓太真之死必生,明皇之生必死,生生死死,如环无端。总之,两人俱在情根颠倒中矣。〔附评江妃:赋质清柔,属思艳雅,亦佳人亦才子,何物肥婢,移我君恩,非命与?而翠华南狩,妃又与就尺组者同时委谢,吁,可悲矣!物是人非,至求一彷佛不可得,谓明皇之残喘,不绝于太真,而反绝于江妃也可!〕
《宫艳》序中提到了传为王世贞编辑的《艳异编》。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