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5 16:23:3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

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为,当时就只是存在这七个国家,实际上,在这七个大国之外,还有许多的小国存在。发生战争也不并是只在大国之间,小的诸侯国之间也发生各种战事。

孟子

这不,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就发生了战争。邹国比鲁国还要弱小一些,于是它的君主邹穆公就率领邹国的军民去抵抗。结果,在战争结束时损失很大。邹穆公的军队和官吏共死了33个人,而参加战斗的老百姓则一个也没有死。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也不积极,象在旁边看热闹一样,根本就不靠前。

邹穆公很生气,他觉得这些老百姓太可气了。人生气了,就要发泄,邹穆公也不例外。于是,他就找了一个人发泄,可巧,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被中国人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对孟子说话的时候,还是心绪难平,他说:“您看这些老百姓,气死我了,我要杀了他们吧,他们人数又太多了。不杀他们,他们对君主和官吏的生命那么无动于衷,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话可是直来直去的,孟子说:“这不怪老百姓啊,这要怪您自己。”

邹穆公睁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吃惊不小。但是孟子没有理他,继续说:“逢着不好的年成,您的百姓都忍饥挨恶,成群结队地出去要饭,老人和小孩有的就死在逃荒的路上,青壮年流落到哪个国家的都有。出去逃荒的有几千人,这个情况您知道吗?”

邹穆公没有回答,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孟子继续说:“可是您呢,粮仓里堆满了粮食。您的官吏中没有人请示您要不要开仓赈济灾民啊,这可不是一般的怠慢,这简直就是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啊。您想啊,当初您这样对待他们,今天他们也以同样的怠慢来对待您,您又有什么可报怨的呢?”

邹穆公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

孟子又继续说:“曾子有句言,您听说过吗?”邹穆公摇了摇头。“曾子说‘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现在邹国发生的事,不就是曾子这句名言的最好注释吗?”

“那要怎么办呢?”邹穆公觉得孟子说的话还要有道理,于是谦逊地问。

孟子回答说:“这不难办,您可以实行仁政啊,实行了仁政,老百姓都感激您,他们又怎么会和您不是一条心呢?”

故事讲完了,孟子就是这样“出尔反尔”的。

上一篇: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下一篇: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声明: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