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和螃蟹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3 12:18:4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类型】:民间童话【童话出处】:侗族
【梗概】:
有一只饥饿的老虎,从山坡上无精打采地走下来。它走到河边,正想伸头去喝水,忽然看见一只螃蟹在岸上爬。老虎好高兴罗,说道:“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你这螃蟹是送上门来啦。”
螃蟹知道躲也来不及了,眼珠子一转,说道:“老虎大哥,你想拿我当点心吧,慢着,我要和你较量一下哩!”
老虎哈哈大笑说:“你还没有我巴掌大,还要和我较量?我轻轻一捏,你就变成肉饼了。”
螃蟹说:“你少说大话,我个子虽小,可是下水能游,上山能跳。我这两把钳子,赛过你的獠牙。像你这样又粗又笨的家伙,不是我的对手。”
老虎再也听不下去了,喝道:“快住嘴吧,你一只小小的螃蟹,也敢在我老虎面前说大话?我不用爪抓你,也不用牙咬你,用我的尾巴就能把你打死。”说时扬起长长的尾巴,照准螃蟹猛力一打。
螃蟹把身子一歪,老虎打不着螃蟹,反被螃蟹用双钳钳住了尾巴。老虎觉得全身一阵火辣辣的痛,不由得大叫一声,将尾巴一甩,螃蟹顺势松开双钳,跳到山坡上去了。
老虎不见了螃蟹,喊道:“小螃蟹,你逃到哪里去了?”
螃蟹在山坡上答话:“在这里呢!我钳了你一刀,跳到这边了。你有本领跳得这么远么?”
老虎很不服气,连纵带跳地跑到螃蟹跟前,照准螃蟹的头,又是一尾巴打下去。
螃蟹照旧身子一歪,老虎打不着螃蟹,反被螃蟹钳住了尾巴。老虎全身一阵剧痛,吼叫一声,用力把尾巴一甩。螃蟹顺势松开双钳,跳到第二个山坡去了。
老虎不见了螃蟹,叫道:“小螃蟹,你到哪里去了?”
螃蟹在第二个山坡上笑着说:“我早就跳到这里来了,你有本领过来吗?”
老虎看见小小的一只螃蟹,跳得比自己还要远,心里有些害怕了。但它哪里肯在螃蟹面前认输呢。三纵五跳,又来到螃蟹面前,要把螃蟹吃掉。
螃蟹哈哈大笑说:“你敢吃我吗?吃吧,我一点也不怕你吃。”
老虎沉不住气了,张开大嘴,猛扑过去,狠狠地把螃蟹一咬。嗬!谁知螃蟹眼明脚快,当老虎张口去咬它时,它很快地钻进了老虎的嘴里,用尖利的双钳,死死地钳住老虎的舌头不放。
老虎万想不到螃蟹来这一手,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咬又咬不着,抓又抓不到,痛得浑身发抖,眼泪直流,在山波上滚来滚去,欧欧地叫。
这时来了一只山羊,老虎过去常吃山羊,山羊见老虎痛得在地上乱滚乱叫,心里很爽快,大笑起来。
老虎见山羊讥笑自己,心里很恼火,但是为了求山羊帮忙,表面上还装得很和善,它口齿不清地哀求山羊说:“山羊弟弟,你救救我吧,螃蟹钳住我的舌头了,痛得我躺也不是,站也不是呵!”
山羊说:“你平日太凶残了,常常把我们吃掉,我不能救你。”
老虎又装出可怜的样子说:“你救了我这回,以后我不再吃你们了,把你们当作救命恩人啦!”
山羊见老虎说得认真,便对老虎说:“你到河边去,把嘴张开放进水里,就会好了。”
老虎听了山羊的话,夹着长长的尾巴,一跛一拐地来到河边,张开大嘴,头伸到水里,螃蟹就乘机溜到河里去了。
据说从此以后,老虎不敢再吃螃蟹了,但仍然要吃山羊,并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
【赏析】:
老虎是百兽之王,谁都怕它。但在这个故事里,老虎却败在一只螃蟹的手里,作者笔下的螃蟹聪明而可爱,它在老虎面前不但毫无畏惧,而且说笑自如。它利用老虎尾巴的甩力使自己跳得很远,再回过头来气老虎。当老虎张口去咬它时,它用尖利的双钳,死死地钳住了老虎的舌头,痛得老虎直叫。所以,弱者只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照样可以战胜强者。
作者不但讽刺老虎斗不过螃蟹,而且谴责它不讲信用,在它被螃蟹咬得直叫的时候,装出一副可怜相,向山羊求救,表示以后不再吃救命恩人啦。善良的山羊告诉了它摆脱螃蟹的办法,但老虎后来仍一直吃着山羊。真是本性难移!
-
- 唐太宗怒斩大理丞
- 唐贞观年间,有一位张蕴古,相州洹水人,张蕴古“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他酷好围棋,在任大理丞期间,因与禁囚下棋等事,被唐太
-
- 五木思一掷,枭卢叱回旋——樗蒲与五木之戏
-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这是杜甫诗《今夕行》的最后两句。诗人在这里借他人豪赌抒自己胸中豪气。他引用的典故出自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