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珍本禁毁小说大观

《红楼梦》续书五种

《后红楼梦》

我所见的《后红楼梦》有两种,一为裕元堂刊,另一种无刻书堂号,馆藏注“清·嘉庆刊本”。两种本子均藏南京图书馆。

所谓“清·嘉庆刊本”其实并未见署刊刻年代,馆签所标,未知何据。这个本子首有《序》,尾署“逍遥子漫题”,次有“林栖居士”序,复有《原序》,谓“曹太夫人寄曹雪芹先生家书,即书于《后红楼梦》之首篇……雪芹先生即以冠于卷首为序文”。又有“白云外史”、“散华居士”《题词》各一,然后才是“后红楼梦目录”。录如次:

卷首:凡例 事略 世系 世表 像赞

第一卷 毗陵驿宝玉返蓝田

    潇湘馆绛珠还合浦

第二卷 青琐帐三生谈夙恨

    碧纱橱深夜病相思

第三卷 探芳信问紫更求晴

    断情缘谈仙同煮雪

第四卷 岁尽头千金收屋券

    月圆夜万里接乡书

第五卷 贾存老穷愁支两府

    林颦卿孤另忆双亲

第六卷 情公子血泪染红绫

    恨佳人誓言焚画简

第七卷 戏金素面起红云

    脱宝麝开心盟绿水

第八卷 亲姊妹伤心重聚首

    盟兄弟醋意起闲谈

第九卷 瑶池宴月舞采称觞

    甲第连云泥金报捷

第十卷 惊恶梦神瑛偿恨债

    迷本性宝玉惹情魔

第十一卷 昏迷怨恨病过三春

     欢喜忧惊愁逢一刻

第十二卷 观册府示梦贾元妃

     议诰封托辞史太母

第十三卷 谒绣闼借因谈喜凤

     策锦囊妙计脱金蝉

第十四卷 荣禧堂珠玉庆良宵

     潇湘馆紫晴陪侧室

第十五卷 玉版蟾蜍郎承错爱

     金笼蟋蟀女占雄呜

第十六卷 姜殿撰恩荣欣得配

     赵堂官落簿耻为奴

第十七卷 林良玉孝友让家财

     贾喜鸾殷勤联怨偶

第十八卷 拾翠女巧思庆元夕

     踏青人洒泪祭前生

第十九卷 林黛玉重哭荣国府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第二十卷 曹雪芹红楼记双梦

     贾宝玉青云满后尘

第二十一卷 甄士隐反劝贾雨村

      甄宝玉变作贾宝玉

第二十二卷 熏风殿赐坐论丹青

      凤藻宫升阶披翟茀

第二十三卷 林绛珠乞巧夺天工

      史湘云迷藏露仙迹

第二十四卷 拢翠庵情缘迷道果

      潇湘馆旧怨妒芳心

第二十五卷 兑母珠世交蒙惠赠

      捣儿茶义仆效勤劳

第二十六卷 开菊宴姑媳起猜嫌

      谢瘟神闺房同笑语

第二十七卷 真不肖大杖报冤愆

      缪多情通房成作合

第二十八卷 林潇湘邀玩春兰月

      贾喜凤戏放仙蝶云

第二十九卷 卜兰桂礽孙来赞祖

      赋葛覃仲妃回省亲

第三十卷 林黛玉初演碧落缘

     曹雪芹再结红楼梦

第三十一卷 附刻吴下诸子和大观园菊花社原韵

第三十二卷 附刻吴下诸子和大观园菊花社补题诗

凡例共五则,事略摘叙前书大要,赖以与原书上下衔接,世系但载荣府亲支,宁府惟惜春入载,世表但载宁府亲支,惜春不与。图像凡六十二幅,一图,一赞,各半叶,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内封版式如图:

裕元堂本无“林栖居士”序,目录在《事略》之后,《事略》又在《世表》之后,无图像,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字。

《后红楼》一书,怕是《红楼梦》续书中最早出的一种了,嘉庆巳未(四年)所刊的《续红楼梦》序中便说:“尚有《后红楼梦》一书。”同书,作于嘉庆三年九月的雪坞子忱氏“弁言”中也说:“《红楼梦》已有续刻……因多方购求,得窥全豹”,则此书之出,当在嘉庆三年九月之前无疑。

书谓:宝玉为张道士徒弟德虚及妖僧志九所蛊,弃家出走,至毗陵驿,恰好遇着贾政,为携归。其时,黛玉已复生,晴雯也借五儿之体还魂。贾政、王夫人也深悔自己的所为,于是,为宝玉、黛玉作合。几经周折,终于由北静王与南安郡王作伐,成就了美好姻缘。南安郡王且认黛玉作义女,黛玉的名份因也在宝钗的上面。宝玉又收晴雯、紫鹃为侧室。黛玉本有嗣兄良玉,此时得中探花;宝玉得钦赐进士出身,除翰林院翰林,补了待读士;惜春入选凤藻宫,贾府复张,林府也兴旺起来。

《后红楼梦》之作,当然有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意,但更重要的似还在有意扶正这行将倾覆的“贾府大厦”。殊不知,这“大厦”已杞倾墙塌,崩颓之势已成,匡复又何能凑功。作者的识见之远不如曹雪芹,也远不如高鹗处正在此。

书前,署名“逍遥子”、“林栖居士”的两篇序,对《红楼梦》略有评述,对本书的旨意也有说明,不失为研究《红楼梦》和《后红楼梦》的有用资料,兹节录于后:

逍遥子序

曹雪芹《红楼梦》一书,久已脍炙人口,每购抄本一部,须数十金。自铁岭高君梓成,一时风行,几于家置一集。同人相传,雪芹尚有《后红楼梦》三十卷,遍访未能得,艺林深惜之。顷,白云外史、散花居士竟访得原稿,并无缺残。余亟为借读。读竟,不胜惊喜。尤喜全书皆归美君亲,存心忠孝,而讽劝规警之处亦多。即诙嘲跌宕,亦雅令而有隽致……洵为雪芹惬意笔也。爰以重价得之,与同人鸠工梓行,以公同好……。

林栖居士序

……近有《红楼梦》,脍炙一时。其大要曰警幻,末乃归之空空道人。嘻,旨微矣!作者复为后书,无乃赘乎?虽然,天下唯幻之境无定,故梦亦无定。黛玉、晴雯何不可再生?宝玉、钗、黛何不可重合?惜春何不可继入椒寝?荣国何不可复振?驷门一幻则皆幻也。独湘云证道,不得以幻视之。……

《续红楼梦》

《后红楼梦》梓行不久,《续红楼梦》一书又出。今所存最早的刊本,大约是嘉庆己未(四年)抱瓮轩本了。这个本子藏南京图书馆,内封版式如图:

首序,尾署“秀水弟郑师靖药园拜题”。次,易水弟谭潆《南柯子》词,复次《续红楼梦弁言》,尾署“嘉庆三年九月中浣雪坞子忱氏题于兖郡营署之石壁轩”。再次,有《蝶恋花》词一首,不题撰人,似即书作者秦子忱所为,中有“斧在班门原许弄,无端滥续红楼梦”句。再下面才是“续红楼梦目录”,凡三十卷:

第一卷 绛珠宫黛玉悟天机

    大虚境警幻谈因果

第二卷 讯鸳鸯凤姐受虚惊

    救妙玉香菱认亲父

第三卷 黄泉路母女巧相逢

    青埂峰朋友奇遇合

第四卷 观音庵凤姐遇秦钟

    酆都城鸳鸯见贾母

第五卷 庆生辰元妃开寿宴

    得家报黛玉慰芳心

第六卷 试真诚果明心见性

    施手段始起死回生

第七卷 碧落黄泉寻踪觅迹

    红颜白发恸子思夫

第八卷 梦相逢钗黛两无嫌

    叙幽情鹃莺各为主

第九卷 小宁馨喜降荣禧堂

    母蝗虫再醉怡红院

第十卷 艰子嗣平儿祷神明

    滞婚姻贾环怼父母

第十一卷 酆都城贾母玩新春

     望乡台凤姐泼旧醋

第十二卷 张金哥栏舆投控状

     夏金桂假馆诉风情

第十三卷 胞弟兄相逢不相识

     亲姑侄完聚许完姻

第十四卷 林如海任满转天曹

     贾夫人幻境逢娇女

第十五卷 绛珠宫宝黛缔良缘

     丹霞殿僧道陈因果

第十六卷 史太君示梦绛云轩

     贾存老遇儿铁槛寺

第十七卷 天上人间双颁恩诏

     痴男怨女大返幽魂

第十八卷 贾宝玉初登翰林院

     林如海再授都城隍

第十九卷 荣国府张灯开鬼宴

     城隍庙月夜会新郎

第二十卷 贾迎春摆布薄情郎

     史湘云搜求短命鬼

第二十一卷 六礼告成巧姐出闺

      十月孕足平儿生子

第二十二卷 推己及人咸成佳耦

      以真为假错认檀郎

第二十三卷 真后悔黑夜暗投环

      念前情黄泉求艳魂

第二十四卷 蒋玉函璧返茜香罗

      冯紫英芹献鲛绡帐

第二十五卷 恣闺谑戏和石头诗

      逞才华再建海棠社

第二十六卷 逢国庆贾氏增爵禄

      沐皇恩元妃再省亲

第二十七卷 酬仙惠建庙祀三贤

      报亲恩称觞祝二老

第二十八卷 传大道妙玉离太虚

      证仙缘惜春成正果

第二十九卷 享祭祀魂返大观园

      庆团圆神游太虚境

第三十卷 警幻女增修补恨天

     悼红轩总结红楼梦

序和弁言,叙续书之缘起及旨意甚详,于秦子忱之身世也略有涉及,全录如次:

郑药园序

《红楼梦》为记恨书,与《西厢记》等,顾读者不附崔张酸鼻而咸为宝黛拊心者,续与未续之分也。然离而合之易,死而生之难,雪坞秦都阃以陇西世胄,有郤风,韬钤之暇,不废铅椠,辗然谓余曰:是不难,吾将𦶟返魂香,补离恨天,作两人再生月老,使有情者尽成眷属,以快阅者心目。未操笔,他氏已有《后红楼》之刻,事同而旨异,雪坞乃别撰《续红楼梦》三十卷,著为前书衍其绪,非与后刻争短长也。余读之,竟恍若游华胥,登极乐,闯天关,排地户,生生死死,无碍无遮,遂使吞声饮恨之《红楼》一变而为快心满志之《红楼》,抑亦奇矣。虽然,岂徒为梦中人作撮合哉。夫谢豹伤春,精卫填海,物之愚也,而人效之;鲲弦莫续,破镜难圆,天之数也,而人昧之,要惟不溺于情者能得其情之正,亦惟不泥于梦者,始博夫梦之趣。雪坞之以梦续梦,真以梦醒梦耳。嗟乎,梦有尽而情无尽,虽犹是游戏笔墨,而无怨无旷之抱负已觇其概,此真十洲连金泥续弦胶也。彼续《西厢》之诮凫胫、貂尾者,又乌足并论?书以质之,雪坞以为然否?

雪坞子忱氏弁言

《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者数十年,余以孤陋寡闻,固未尝见也。丁巳春,余偶染疮疾,乞假调养,伏枕呻吟,不胜苦楚。闻同寅中有此,即为借观,以解烦闷。匝月读竣,而疾亦赖是渐瘳矣。然余赋性痴愚,多愁善病,每有夸父之迂、杞人之谬,疾虽愈,而于宝黛之情缘终不能释然于怀:夫以补天之石而仍有此缺陷耶?公暇过东鲁书院,晤郑药园山长,偶及其故,药园戏谓曰:子盍续之乎?余第笑而颔之,然亦不过一时之戏谈耳。迨药园移席于滕,复致书曰:《红楼梦》已有续刻矣,子其见之乎。余窃幸其先得我心也,因多方购求,得窥全豹。见其文词浩瀚,诗句新奇,不胜倾慕。然细玩其叙事处,大率于原本相反而语言声口亦与前书不相吻合,于人心终觉未惬。余不禁故志复萌,戏续数卷,以践前语。不意新正,药园来郡,见而异之。一经传说,遂致同寅诸公,群然索阅。自惭固陋,未免续貂,俯赐览视,亦堪喷饭,又何敢自匿其丑而不博诸公一抚掌也。

郑师靖药园序说,《续红楼梦》“虽犹是游戏笔墨,而无怨无旷之抱负已觇其概”,“无怨无旷”四字确是《续红楼梦》一书中所体现的作者抱负的写照。他把所有金陵十二钗中死去的人一部分安置在绛珠仙宫,一部分安置在地府,神鬼交通,人鬼交通,尔后又一一还魂(鸳鸯除外),各遂心愿,袭人也回贾府,而宝钗、黛玉则情好无间,且让宝玉等推己及人,使小红与贾环、贾蔷与龄官也皆成眷属,不是无怨无旷么?他要弥合人间的一切怨仇嫌隙,使大家都快乐融洽,这与曹雪芹的创作旨意自然全然不合,但其抱负其愿望却是无可指摘,大约也不必扣上反现实主义帽子。而他对他笔下人物性格的处理却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失望。卷七有一段话,很能说明这部《续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特点:

凤姐向警幻笑道:“我们今日此来,一则叩谢仙姑的大德,二则还要求仙姑的指教。”警幻笑道:“贤妹,你的为人儿没有什么可指教的,只是从今以后把那红尘中之事看淡着些儿就是了;我们颦卿贤妹更无可指教处,只是聪明太过,须要放浑厚着些,迎二贤妹情性过于太懦,须放刚直些;其余姊妹们的性情都有一偏,我也说不了许多,我有秘制的中和丸,你们每人吃一丸,各因其病而药之。”

这味中和丸磨去了每个人物的性格棱角,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在他的审美理论的实践中都变得圆圆的。而这审美观正是儒家“中和”哲学思想在文艺理论中的体现,无怨无旷也正是典型儒家的理想社会。

这本《红楼》续书的语言声口,倒是着意效仿前书,文句也还流畅,然亦仅得其形貌而失却了精神。

南京图书馆除藏此书的抱瓮轩刊本外,尚有另一嘉庆己未(四年)刊本,凡十三册,又有一清刊残本,存七卷三册,一民国间石印本六册,不赘记。

《绮楼重梦》

这部《绮楼重梦》,实际上应归入“猥亵小说”类中。但沾了《红楼梦》的光,所有的图书馆都不把它当猥亵小说看,允许借阅。书凡四十八回。第一回开头,有“《红楼梦》一书,不知谁氏所作,其事则琐屑家常,其文则俚俗小说,其义则空诸一切,大略规仿吾家凤洲先生所撰《金瓶梅》而较有含蓄”云云,知作者姓王。又书末有“兰皋居士搁笔”之语,嘉庆四年序刊本目录页也题《西泠兰皋居士戏编”,知作者或名兰皋。据《福建通志》及《无稽谰语》谓原名兰沚,杭州人。关于他的简单生平,一粟《红楼梦书录》中有介绍,说他乾隆三十一年居京师,尚年少;四十五年北闱中式,后官福建寿宁知县;五十年调台湾赤嵌;次年彰化林爽文起事,至五十三年均在任;五十四年赴省垣;五十六年解组,寓温州。对照《绮楼重梦》第一回开头所说“兰皋居士旷达人也。犹忆梦为孩提,梦作嬉戏,梦肄业,梦游庠,梦授室,梦色养,梦居忧,梦续娶,梦远游,梦入成均,梦登科,梦作宰官,临民断狱,梦集义勇,杀贼守城,既而梦休官,梦复职,梦居林下,迢迢长梦,历一花甲,于兹矣复犹梦梦然”云云,颇相合。这书的书首有嘉庆四年西泠茹园漫士序。西泠萴园漫士或谓即作者自己。这书许多图书馆都有藏本。尤其是那种石印小本题为“绘图绮楼重梦”,有所谓“红楼俗家重记,嘉庆乙丑孟夏之月重编,岭南逸叟匏公书”《叙》的那一种。

书接《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叙贾宝玉被一僧一道勾去,却不能忘情,于是,离开他们私至青埂峰下,探望绛珠。二人一起去寻警幻仙子。仙子把他们引至月下老人处,央月老为他们赤绳系脚,定来世姻缘。于是宝玉投生贾家,为宝钗之子,取名小钰;黛玉投生史家,为湘云之女,取名华。

其时,贾、薛两府,家事日下,越趋艰难。薛蟠聚赌,更将家产输尽,薛姨妈一气而亡。贾环亦输了银几万两,贾家将田产抵尽,方应了饥荒。香菱已生一女,薛蟠因想卖掉香菱去赌,竟然将女儿摔死,晴雯便附尸还魂,成了香菱的女儿,名叫淡如。贾兰之妻甄氏梦鸳鸯带两朵花来,一胎生了三女,取名优昙、曼殊、文鸳。因为聚赌,贾家再次被抄查,贾珍贾琏贾蓉被拘配。只兰哥儿考取了“内阁中书第一名”,补了缺。其余各家也均艰难。邢岫烟有女彤霞,宝琴有女碧箫,本秦可卿转世,加上李纹、李绮之女妙香、瑞香,姐妹一共九人。因为家事维艰,九人只跟岫烟读书。九人聚在一起,又于园中吟诗作对。舜华、优昙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才能。

小钰人本聪慧,诗书之外,尤好习武,甚有勇力。有贼人夜中进府行劫,竟被小钰用棍扫倒擒获。后来,又在梦中得神授天书三卷,能请天兵天将,会布阵弄刀、呼风唤雨,又知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但在姐妹们跟前,他又会曲效殷勤。而那个梅碧箫,也学会了飞刀。小钰七岁时竟然还在擂台上胜了武艺高强的柳湘莲。

这时,时局不稳,十万倭寇犯境。而各省武备废弛,山东巡抚全军覆没,济南被困。于是,皇上降旨,特开文武两科选贤。贾小钰、梅碧箫与试,分中文、武解元。有薛蔼如,系薛蟠族侄女,得中武举第三名,与碧箫甚相契,便也搬至荣府居住。后来,又是会试,又是殿试,三人均联捷。兰哥儿、小钰并中文状元,小钰还中武状元,碧箫、蔼如则分列第二、第三名。皇上特封小钰为平倭大元帅,碧箫、蔼如副之,往征倭寇。皇后恩赐小钰大小宫女各三十名。

小钰、碧箫、蔼如奉命出征,兵至山东,旗开得胜。仗着仙法、飞刀,以后又连捷。皇上得报,喜动天颜,征将未归,又晋封小钰为平海王加九锡,碧箫、蔼如为燕国、赵国夫人。且敕命兴修平海王府一座、公府两座,府第相连。

就在小钰等出征以后,荣国府中,又发生了几件大事,贾环因失手打死薛蟠,被发回南京,探春的女儿淑贞,却因祖父被倭寇所杀,也投在荣国府中。其时,皇上欲为太子考试选妃,王夫人使岫烟严督女弟子,香菱女儿淡如、探春的女儿淑贞便也拜了岫烟为师,在学中就读。为了能够获选,各人都十分认真,只有舜华情属小钰,心不在此,虽湘云督责,考试时却托病不往。结果优昙中了第一,曼殊第二,何阁学之女何友红第三。但友红曾与广东提督之子指腹联姻,并未入选。其余二人,旨令待十六岁时与太子完婚。小钰在山东听得太子选妃之事,估量舜华一定会被选中,竟上了一道表章,要与太子争婚。幸亏表章为兰哥儿看见留下,才没闯祸。

王、公府第均已落成,小钰、碧箫、蔼如也已凯旋。皇上给假三年,待他们年满十六时再入朝为官。但贾府却因之更见荣耀。自是,小钰在府中便日与众丫环、宫女为乐。先是有甄小姐避妖来至贾府,小钰为除去妖怪,因与甄小姐通。次是有叶琼蕤逃难入贾府,小钰又得与私。淡如见小钰多情美俊,也以身荐。又与女尼、宫女淫戏。与其他姐妹虽未及乱,也倩言调笑,唯与舜华庄重相待。尔后,倭国国君率妻至阙请罪,倭王有女缬玖,貌甚美,皇后认为女,留以为质,也居贾府中,与舜华、小钰甚相契。

后来,广东乌党作乱,官兵莫之能制,小钰保荐碧箫、蔼如、缬玖、淑贞统兵进剿。不日平定,钦赐四人与小钰成婚,贾政又将已定舜华禀明,也得钦赐良缘。而彤霞配了北靖王之子,妙香许了何友红兄长,文鸳配了尤志敏,瑞香许了茹经,各得佳偶。只有淡如,却配给个四十多岁的麻脸汉子刘士规,自是遗憾终生。

这书颇无稽。写宝玉转生为宝钗之子,已显得不伦不类。又写一个六岁的孩子便能勇擒二贼,七岁又败武艺高强的柳湘莲,十岁即为大元帅,败倭兵,十二岁便在府中与宫女、姐妹们淫乱,真不知这位兰皋居士何以要如此瞎编。再则,作者对《红楼梦》实际也并未读懂。就拿他拚命贬抑由晴雯转生的淡如,极力写她淫乱,写她与小钰胡搞后,又罚她嫁一四十多岁的麻脸汉子这点说,便可看出他的不通。兰皋居士是颇以王世贞的曾作《金瓶梅》自豪的,书中情不自禁地称之为“吾家凤洲先生”,他的这部《绮楼重梦》,确也在刻意模仿《金瓶梅》。不过他只是得了点皮毛,在性生活的描写方面,约略相似,其露骨的程度,甚至有超过《金瓶梅》处,而未得其壶奥,与《金瓶梅》相去天壤。但是,书中的诗文,到还有可观的。

《红楼复梦》

我所见的《红楼复梦》有两种。一为清刊本。首《序》,尾署“嘉庆己未秋九重阳书于羊城之读书楼,武陵女史月文陈诗雯拜”有“月文”阴文钤、“诗雯之印”阳文钤。次,《自序》,尾署“嘉庆四年岁次己未中秋书于春州之蓉竹山房红楼复梦人少海氏识”。再次,《凡例》,凡二十九条。复次,目录。凡一百回。目录后有图三十二幅,绘三十一人(一幅外,均幅绘一人),最后一幅为海上日出图。像均有赞。正文卷端署“红楼复梦卷×红香阁小和山樵南阳氏编辑款月楼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订”。校订者即首《序》的作者。另一为上海申报馆仿聚珍版排印本。首陈诗雯序,次,自序,题署全同,唯无印章。再次凡例,又次目录,也一百回。

这书的《凡例》,每每贬前作而抬高自己。比如它说:“此书本于《红楼梦》而另立格局,与前书迥异”,“前书仅写大观园,无暇他顾,此则无事不书,无家不叙,细微周密,未尝遗漏”,“前书人物事实每多遗其结局,此则无不成其始终”。“前书荣府应以贾政为主,宝玉为佐,而书中写贾政似若赘瘤,乃《红楼梦》之大病”、“前书八十回后立意甚谬,收笔处更不成结局,复之以快人心”、“前书词曲过于隐僻,不但使读者闷而难解,抑且无味,不若此书叙事,叙人,赏心快目”、“凡小说内才子必遭颠沛,佳人定遇恶魔,花园月夜,香阁红楼,为勾引藏奸之所。再不然,公子逃难,小姐改装,或遭官刑或遇强盗,或寄迹尼庵,或羁栖异域,而逃难之才子,有逃必有遇合,所遇者定系佳人才女,报人世艰难困苦,淋漓尽致,夫然后才子必中状元、作巡按,报仇雪恨,娶佳人而团圆。凡小说中舍此数项,无从设想。此书百回,另成格局。”

其实,这部《复梦》不仅不能望《红楼梦》的项背,与其它的言情之作比,也并不高明。书的第一回写道:

赤霞仙子曰:“……因金陵十二钗本系有情无缘,难以强合,今既有情缘,须当配合,即将伊等未曾合体之元神,在他们未了之前另又转世,令十二钗遂其情愿,此时又当相会之时矣,世人不知,讹以为黛玉还魂、晴雯再世,人间安得有此,实为笑柄。因君等是情祖门人,同是会中之友,不妨将十二钗另生之册相示,庶知《后梦》之诬也。”空空道人接册在手,细细翻阅,恍然大悟。原来,祝梦玉是宝玉后身,杜彩芝为黛玉后身,竺九如是史湘云后身,郑汝湘系秦可卿后身,桂蟾珠为紫鹃后身,鞠秋瑞系香菱后身,梅海珠为晴雯、掌珠为宝琴之后身、芙蓉是麝月、芳云为金钏、紫箫系柳五儿、韩友梅是妙玉之后身。袭人孽缘未消,不须转生,其他如周婉贞为凤姐之后身、祝修云为鸳鸯之后身,薛宝书系雪雁之后身,郑文湘为司棋之后身,孟瑞麟系尤三姐之后身,冯佩金为尤二姐之后身,素芝是晴雯之嫂吴贵儿之妇后身,杜涛为柳湘莲之后身,柳绪系秦钟之后身,顾玉书是迎春后身,钟晴为贾瑞之后身。

从这段文字中,完全可以看出这部书内容的大概——一部《复梦》,叙的便是前书若干人物“后身”之间的情事,其立意则不出“忠孝节义”四字。作者以《后红楼》中叙黛玉还魂、晴雯再世为笑柄,若说写还魂、再世为笑柄,写那么多已死的人转世,又复聚一起,不更留笑柄于后世?而且,书中夹有征蛮的情节,使前书若干人物的后身,在薛宝钗的率领之下,建功立业,更是不伦不类、荒诞不经。作者对于《红楼梦》的命意根本没有理解,却强作解人,指摘“前书人物事实每多遗其结局”、“前书荣府应以贾政为主,宝玉为佐,而书中写贾政似若赘瘤,乃《红楼梦》之大病”,于是,他补其缺,一一“成其始终”,这样一来,书的含蓄、深邃的意味便已全失。较之《后》、《续》二书,又落下乘。唯《凡例》中对前此的种种才子佳人小说情节雷同的弊病的概括,颇为中肯。

这部书的写成,大约与《续红楼梦》一书相后先,作者并未看到《续梦》,否则,按照作者(或者出版商)的这种性格,不会不加以批评。

《红楼梦补》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的“道光癸巳藤花榭刊本”未见,我见到的是道光己酉的藤花榭藏板本,比孙先生著录的本子晚了十六年。但我估计,这个本子乃是道光癸巳藤花榭刊本的复印本,其内封透露了这个消息(见下图)。

虽以“新镌”号召,却又表明系“藤花榭藏版”,不是很明显么?这个本子藏南京图书馆。首有犀脊山樵序,次为《红楼梦补序》,尾署“嘉庆己卯重阳前三日归锄子序于三时定羌幕斋”。又次为《叙略》,再次为“红楼梦补目录”,凡四十八回。正文半叶八行,行十八字。

犀脊山樵的序,对高鹗所续成的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甚为不满,且说他所见过的八十回本《红楼梦》与百二十回本之前八十回有不同:

余在师京时,尝见过《红楼梦》原本,止于八十回,叙至金玉联姻,黛玉谢世而止。今世所传一百二十回之文,不知谁何伧父续成者也。原书金玉联姻,非出自贾母王夫人之意,盖奉元妃之命,宝玉无可如何而就之,黛玉因此郁抑而亡,亦未有以钗冒黛之说,不知伧父何故强为此如鬼如蜮之事,此真别有肺肠,令人见之欲呕。

对于八十回本《红楼梦》,犀脊山樵有一番独特的解释,研究《红楼梦》及其批评史者,良可注意:

夫前书乃不得志于时者之所为也。荣府群艳,以王夫人为之主,乃王夫人意中则以宝钗为淑女而袭人为良婢也。然宝钗有先奸后娶之讥,袭人首导宝玉以淫,是淑者不淑,而良者不良,譬诸人主,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也。又王夫人意中疑黛王与宝玉有私,而晴雯以妖媚惑主,乃黛玉临终有我身干净之言,晴雯临终有悔不当初之语,是私固无私,惑亦未惑,譬诸人臣,所谓忠而见疑,信而被谤也。

关于《红楼梦》创作宗旨的这一番诠释,是否与曹雪芹的本意相同,这自又当别论,犀脊山樵对《红楼梦》下过一番功夫,作过较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而这种见解,聊备一说,想来,还是可以的。接下去,他又说:“归锄子有感于此,故为之雪其冤而补其阙,务令黛玉正位中宫而晴雯左右辅弼,以一吐其胸中郁郁不平之气,斯真炼石补天之妙手也。其他如香菱、如鸳鸯,如玉钏,如小红,如万儿,如龄官,一切实命不犹之人,慈悲普度,俾世间更无一怨旷之嗟,此元人所云: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即圣贤所云: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者也。对于归锄子作《梦补》动机及《梦补》主旨的阐述,应该说是合乎实际,这与归锄子自序中的一段话可以相互印证:

……借生花之管,何妨旧事翻新;架嘘气之楼,许起陈人话旧,此《后》、《续》两书所以复竹也。但如宾岂有并尊,抑后来更难居上。屈我潇湘之位,尚费推敲;让人金玉之缘,终留缺陷。且也太君已#夫观合卺以承欢;伯姊云亡,莫试如簧之故智。吁其甚矣!憾如之何?于焉技痒续貂,情殷附骥。翻灵河#案,须教玉去金来;雪孽海之冤,直欲黛先钗后。宜家宜室,奉寿考于百年;使诈使贪,转炎凉于一瞬。大观园内,多开如意之花,荣国府中,咸享太平之福。

“如宾岂有并尊”一语,是不满于《续红楼梦》的写黛玉宝钗无嫌无隙,无上无下;“后来更难居上”一语是不满于《后红楼梦》的写黛玉还魂,北静王与南安郡王为媒嫁给宝玉,而名份反在宝钗之上。“翻灵河之案,须教玉去金来;雪孽海之冤,直欲黛先钗后”是指本书所写宝钗死去,后魂付张家小姐之体,仍嫁宝玉为二房,居黛玉之下的情节。作者认为,这样就弥补了《后》、《续》二书在这方面的缺陷。看得出来,这部书受《续红楼梦》的影响比较大,作者的理想世界,实亦是无怨无旷。而要达到这种境地,作者认为需要推己及人,站在王者的地位上,便应与民同乐。于是,他一翻原书之意,慈悲普度,使小红、万儿、龄官,使香萎、玉钏、鸳鸯皆得其所。

有一点很值得一提:归锄子对宝钗这个人物的理解,有不同于其他续书的作者处。尽管他也“直欲黛先钗后”,犀脊山樵的序且谓宝钗“有先奸后娶之讥”,但实际上归锄子对宝钗却有很深的同情,他是把宝钗当作一种牺牲品来处理的。这种深刻的同情,只要读一读第十一回的“痛郎削发泼药轻生”及第十二回“毁金锁遗言属贤女”便能强烈感受到。这是两篇令人伤心的好文字,这里描写了宝玉出家后宝钗的怨悔——对凤姐、王夫人甚至对自己的母亲,对他们“以钗冒黛”捉弄自己,使得自己落进这样一个悲凄境地的怨恨,对自己一任他们捉弄的痛悔。这里更有宝钗对宝玉抛弃自己削发为僧的满腔怨悱的尽情抒写。作者对此时宝钗的心理状态描摹得相当真切,入情入理。作者对宝钗的这种同情,对《红楼梦》中宝钗形象的这种理解,于今天的《红楼梦》研究专家,大约也可作借鉴。

《红楼梦补》直接前书七十九回,自黛玉离魂之后写起。凡七十九回以前之事,处处照应,以后则各写各事,而书中所写荣国府亲族、门客、仆婢等,皆系前书所有之人。而院宇房屋及大观园台榭、山坡、汀桥、路径,也逐一跟照前书叙写,少有错误。全书口吻,与《红楼梦》逼肖,是翻案诸书中的上乘之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