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抄本《金瓶梅续集》
《续金瓶梅》一书,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有顺治原刊本,傅惜华原藏,不得见。其它刊本也甚难得。一九八六年访书东北,于辽宁图书馆得见此书之清抄本一部,抄工颇工,弥足珍贵,心甚喜之。
书亦六十四回,凡十册,分装两函。首有《金瓶梅续集序》,尾署“烟霞洞方外䒶隐题于定香桥”。次为《叙》,尾署“西爽抱璞翁题”,再次《序》,尾署“顺治庚子季夏西湖钓史书于东山云居”。复次《凡例》八条。又次《太上感应篇阴阳无字序》,尾署“顺治庚子孟秋西湖鸥吏惠安令琅琊丁耀亢谨序”。此序之后,又有《太上感应篇阴阳无字解》,署鲁诸邑丁耀亢参解,含“善道”二十四条;“恶类”一百五十四条。无总目。正文卷端署“金瓶梅续集卷×紫阳道人编,湖上钓宀评”。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每回前半叶大书第×回,背半叶书“偈语”之属,分“广仁品”、“广慧品”等等。书末有《后叙》,尾署“南海爱日老人题”。与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及柳存仁先生《伦敦所见中国小说提要》著录的原刊本和务本堂本比较,多一“西爽抱朴翁”《叙》,且把南海爱日老人序移至全书末,作为《后叙》,又无务本堂本之“续金瓶梅引用书目”。紫阳道人即丁野鹤。因为第六十二回明谓丁野鹤自称紫阳道人。故书作者即丁野鹤。而野鹤乃明末清初时山东诸城人丁耀亢,亦即《太上感应篇阴阳无字解》的作者。丁野鹤的生平,鲁迅先生《小说旧闻钞》中已有详细介绍,兹不另具。唯那篇《太上感应篇阴阳无字解序》作者丁耀亢的大名之上又冠以“西湖鸥吏惠安令琅琊”的字样,颇为难解。未知原刊本有无此序,亦未知务本堂本此序作者的题署为何。是抄本误抄,抑是别有他故,以未见原刊本及务本堂本,不敢多加推测。但错抄的可能不大,因为序里说:“自奸杞焚予《天史》于南都”,而《天史》又正是丁耀亢的著作,“类历代吉凶诸事而成”者(说见乾隆《诸城志》,转引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恐怕丁耀亢的生平、经历,尚有我们未搞清楚的地方,诸如他还有个雅号叫“西湖鸥吏”,尝为惠安县令(非不赴,否则何以要用惠安令的头衔?)等等。柳存仁先生曾推测,那位序作者“䒶隐”即丁耀亢本人,颇有理,实际上,那位“西湖钓史”、“湖上钓史”怕也是野鹤本人,“西湖鸥吏”、“西湖钓史”、“湖上钓史”,不是意寓接近么?此亦不过假名作序,以重其文的故技而已。
书接《金瓶梅》之后,叙靖康间,金兵入寇中原,攻陷清河,月娘携孝哥避入永福寺,待金兵退后回家,家中已墙倒屋塌,所有金银细软又为来安、张小桥劫去,只得投观音庵薛姑子。谁想,那薛姑子暗藏淫僧,被玳安的妻子小玉看破,告诉月娘,月娘害怕,便又与玳安等回城,开个粮铺度日。
张小桥与来安劫吴月娘的金银细软,小桥想要独吞,将来安杀死。被来安妻子知道,告至县衙。典吏吴典恩捉获张小桥,竟将赃物私吞。蒋竹山为报昔日西门庆之仇,勾通吴典恩,以吴月娘、玳安失金不报的罪名,拘捕月娘,且诬月娘与玳安有奸,施以酷刑,将月娘收监。
小玉见月娘送监,带孝哥求应伯爵相救,应伯爵敷衍了事。又往求谢希大,谢竟闭门不见。倒是吴银儿慷慨赠银。吴典恩对月娘施以重刑,激起了许多生员的愤怒,呈状告发典恩。推官、按院也欲侵吞赃银,于是将吴典恩下狱,吴被拷打致死。应伯爵又趁机替月娘卖掉房子,从中牟利,月娘得保释。
金兵攻下东京,又攻清河,月娘等逃难被金兵冲散。应伯爵将孝哥卖入寺中,作了和尚,法名了空。月娘则流落淮安,恰遇上孟玉楼。后来年荒饥馑,月娘亦在湖心寺削发为尼,法名慈净。玳安寻着孝哥,又打听得月娘在淮安,二人一路寻来,到了淮安,孝哥又为土贼掳去;但玳安到底找着了月娘与小玉。
孝哥被掳至李全寨中,李全的夫人杨氏,见孝哥聪慧俊秀,要将女儿锦屏嫁他。孝哥心如死灰,虽被迫与小姐成婚,却不破色界,只是讲经宣卷。锦屏受了感染,二人同心向佛。得锦屏之助,孝哥逃离山寨,终于寻着了月娘、玳安、小玉和孟玉楼,一起到京赁屋居住。后来又回到了清河,玳安顶了西门一姓,纳银做了旗牌官。锦屏亦从山寨寻来,祝发为尼,取名了缘,与月娘一起修行。玉楼先死,而月娘年八十九坐化,玳安与小玉夫妇偕老。
以上是此书的一条线索,叙《金瓶梅》中尚在人世中间的人物的遭际、结局。而另一条线索则主要叙已死的几个主要人物,略谓:西门庆死后,在阴司受了不少折磨,又被罚,托生于东京沈越家为子,名叫金哥。而潘金莲在阴司,仍然淫性不改,与枉死城中的陈经济传诗递简。后来托生在北京黎指挥家中为女,名叫金桂;春梅则托生北京孔千户家为女,取名玉梅;李瓶儿托生袁指挥家为女,叫常姐。
金哥两眼皆不能见物。袁指挥就住沈家对门。常姐拜沈越为父,故常至沈家同金哥玩耍。沈家花园的外面便是李师师的宅院。道君行幸时见常姐在沈家花园中打秋千,风流美艳。李师师趁机骗沈越说要选常姐为贵人,沈越撺掇袁指挥答允,结果,常姐落到了李师师的院中。沈越则被逐出门。
黎指挥与孔千户两家很要好,金桂、玉梅也很亲密。后黎指挥调任怀州,孔千户也调任他处,金桂、玉梅只得哭别。
沈越被逐,带着妻子、金哥乞讨度日,死于路旁,而金哥母子流浪到清河,进了西门庆的旧居,其时玳安恰回到了家中,收留了他们。
李师师由于郭药师的庇护,重操旧业,常姐被改叫银瓶。有个翟员外想梳笼银瓶,请帮闲郑玉卿到李师师处说亲。玉卿却先通了李师师,又在月夜走进银瓶房中,二人成了好事。银瓶嫁了翟员外,心却系在玉卿身上。二人的奸情终于败露,便相偕逃至扬州。扬州有盐商苗青,与妓女董玉娇游船,碰上了玉卿、银瓶,苗青见银瓶美艳,思得之。先与郑玉卿结为兄弟,然后同玉卿相商,要将董玉娇给他换银瓶,且贴给玉卿千两银子。玉卿欣然同意。银瓶知道后,气愤之下,自缢而死。原来郑玉卿的前生乃是花子虚。
黎指挥出征失败,自刎而死,妻子带着金桂重嫁给一个七十岁的老头李守备,一家来至汴梁,开酒店为生,金桂与母亲做些针指补贴度日。孔千户失去了城池,被种经略斩首,玉梅母女也到汴梁,正好遇到了金桂母女,便留住在李守备家中。没多久,李守备纵欲过度,中风而死。金桂因为自幼便许配给一刘姓,刘某乃是个瘸子。此时,刘瘸子找来,要求完婚,黎寡妇本来不愿,但刘告至官府,说她图财赖婚,无奈,只得将刘招赘了。而玉梅却被金国的一个将军看中,娶作小妾。夫妇本来十分相得。但将军夫人生性奇妒,一知此事,便将玉梅打得皮开肉绽,还剪掉她的头发,罚在厨房中烧火。这金桂嫁了个瘸子,心已十分不乐,又且不能遂欲,更是郁闷不已,因此招来邪魔,一朝竟变作石女,于是万念俱灰,出家为尼,法名莲净。后来,那玉梅也看破红尘,祝发修行,法名梅心。原来,刘瘸子的前生本是陈经济。而由西门庆托生的金哥,乞讨了十九年,终于倒毙路旁;死后又转生在汴梁一班头节级家,乳名庆哥,因家贫,阉割了,舍作内官。这一干人的冤债便各各偿清。
这两条线索是交错在一起向前发展的。在前一条线索中还写到了蒋竹山、苗青投靠金人,攻陷扬州,掠夺财物妇女,后在淮安被好汉李安杀死等事。
这部《金瓶梅续集》,倒确实是涂上了一层“保护色”——在世情小说的外面,裹上了一件严实的宗教外衣。书中谈因缘,说果报,讲轮回,寓劝惩,多佛老之言,然去掉这些附属物,却令人看见“君臣家国”、“闺壶婢仆”所遭遇的兵火离合,桑海变迁,看见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其叙事也颇得《金瓶梅》之法,语言也多清新可读,在一般续书中,自不落下乘。
清未民初莺花杂志社尝印行一种《金屋梦》,谓“梦笔生”著,全书共六十回,封面题“醒世小说金屋梦”。内封页版式如图。首有《金屋梦》凡例九条。正文前有一类乎小序的短文,阐释《水浒》、《西游》、《金瓶梅》的大旨,叙《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承续关系,说获《金屋梦》的经过,其中说:“忽有书估(贾)携旧抄本说部求售,署名《金屋梦》……阅其文字,虽鄙俚不伦,然不屑屑于寻章摘句,效老生常谈,其描摹人物,莫不须眉毕现。间发议论,又别出蹊径,独抒胸臆,畅所欲言,大有曼倩笑傲,东坡怒骂之概。点染世态人情、悲欢离合,写来件件逼真而不落寻常小说家窠臼。阅之,不觉狂喜咋舌,真千载难遇之妙文也,急以重价购之,稍稍润色,以饷阅者。”其对《金屋梦》的评价虽不免过誉,却也有符合实际的地方。这部《金屋梦》实际就是“稍稍润色”之《续金瓶梅》。《金屋梦》大一点的图书馆多有藏本,唯多不知其即《续金瓶梅》耳。
-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
-
- 邹忌为何能成功污蔑田忌谋反呢?
- 田氏齐国的第一任国君齐威王,在即位之后,文臣任用邹忌,武将任用田忌,一方面在国内进行改革,采纳百官建议,另一方面加强武备,多次击败敌国
-
- 包拯公断铡美案
- 北宋年间,湖广均州府有一名妇女叫秦香莲,其夫名叫陈世美,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是小康人家,日子也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