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27 18:38:4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的始于周元王元年(前476),或者直接上继《春秋》?

因为这一年,在司光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

<a href=/renwu/SiMaGu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司马光</a>

司马光

就在这一年,威烈王姬午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一承认不打紧,使原本属于打家劫舍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的了。司马光由此写了一篇长达1200多字的评论,认为周天子此举是周室益发破落的关键。周室直接控制的地盘很小,而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宗主,大家都服从周天子的指挥,是因为他有“天子”的名份。谁人胆敢冒犯,轻视天子权威,有势力的诸候则可以联合其他诸候国,灭了违礼犯份者。当时诸候就怕这个。春秋五霸所做的也便是这项工作,美其名曰“奉天子以令不臣”。

而姬午把立国的底限给出卖了,“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现在即使再有齐桓公一流的人物,想出面收拾魏强盗、赵强盗、韩强盗,也师出无名了。因此,毛泽东说:“选择这一年的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

何谓“礼”?周作人先生讲:“生活之艺术这个名词,用中国固有的字来说便是礼”。“礼”是使生活变得和乐而美妙的一部分,这样理解真好。司马光长篇大论辩析“名份”一说,我想也是为了使生活变得彬彬有礼。然其实,也就是夫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国君要像国君,臣下要像臣下,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这里面内涵无可推卸的职责与如寒来暑往般必不可少的秩序,并一定是说君父便高高在上,等级森严。不君不臣不父不子,其结果只能是人亡政息。我想,没有人愿意这样。当年齐景公孔子问政,孔子就用这八个字回答。齐景公深有感触地说:“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论语·颜渊》)

周威烈王显然就不像人君,做事基本不着谱。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东周接下来的形势就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完全褪为空壳。

宋神宗读出了司马光的这层用意,他在为《资治通鉴》作《序》时说:“(司马)光之志,以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造端立意之所由也。”而胡三省更直接,“此温公书法所由始也。”对司马光的这个开篇法门,评价甚高,总括为“温公书法”。

据我所知,史笔称“法”的共有三家,另二家一是“春秋笔法”,一是朱熹的“紫阳书法”。“温公书法”的大要,意在告诫天子,不可自坏规矩,否则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公元前377年,子思在卫国,看到卫侯满脑浆糊,胡乱出主意,而群臣却“和者如出一口”,子思就开骂:“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

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国为诸侯,使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的罗。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真是开宗明义。

上一篇: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下一篇: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声明:《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