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珊

【生卒】:1894—1968

【介绍】:

邓宝珊 ,著名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邓宝珊,原名邓瑜。1894年11月10日出生于甘肃天水市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家中。童年只读过两年多私塾。13岁时,父母先后去世,由于生活困难,只身到兰州当学徒谋生。1909年夏,新疆伊犁新军在兰州招募新兵,15岁的邓宝珊应征入伍,随军前往伊犁。在军中业余拜师,发奋读书,以后在长期繁忙的戎生活中,他从不废读,终于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将军,被誉为“儒将”。邓宝珊目睹清政府腐败卖国,立志追求进步与光明,1910年7月,在伊犁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伊犁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912年1月举行起义。邓宝珊参加攻占伊犁将军和副都统署驻地惠远城的战斗,由于敌人事先有防范,新军士兵大部分子弹被收缴,邓宝珊手提一支仅装五发子弹的马枪,随同大队英勇奋战,击败了清军,建立了新伊大都督府,宣布“五族共和”。清政府调动新疆四方兵马,压境伊犁,2月,革命军与清军在伊犁以东展开激战。战斗中指挥官阵亡,邓宝珊当即挺身而出,代理指挥。他率部迂回到敌人后方实行突袭,将敌军击败。此役结束后,邓宝珊受到嘉奖,调升为参谋,并被保送到将弁学校学习。南北议和后,在袁世凯支持下,新疆反动派重新得势,到处捕杀革命党人。邓宝珊无法在新疆立足,取道西伯利亚,绕经东北、京、津等地返回甘肃故里。1914年,邓宝珊往陕西,与老同盟会会员刘蔼如、孙岳、续西峰、续范亭胡景翼等成立共学会。以讲学为名,在华山玉泉院聚会,共商驱逐袁世凯的爪牙、陕西督军陆建章和讨袁大计、称为“华山聚义”。在斗争中聚集了一支武装力量——陕军集团。陕军集团是后来组建国民军(西北军)的重要成分。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邓宝珊为胡景翼联系冯玉祥、孙岳、密谋共讨曹锟吴佩孚。10月,他前往滦平与冯会商,议决了秘密班师回京日期,拥护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将部队定名为国民军。22日,当直、奉两军酣战之际,直军第三路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热河前线回到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于中南海延庆楼。冯等联名通电呼吁和平,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是有关事宜。邓宝珊因促成冯、胡、孙联合组建国民军有贡献,升任国民军第二军第七师师长,参与了联合欢迎孙中山北上的有关事宜。同年年底,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在国民军中开展活动,从此,邓宝珊受到共产党政治主张的影响。他举办军官传习所,任命共产党员胡重差为所长、聘用了三名苏联顾问。李大钊派甘肃天水人、共产党员葛霁云到邓部工作,邓宝珊任葛为秘书长。1925年,他任直隶善后帮办。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在五原誓师,宣布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邓宝珊与国民军其它将领通电拥护,并成立国民军联军。国民军联军采取了李大钊“进军西北,解西安围,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进军建议,挥师入陕。邓宝珊任国民军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他在乾县开办军官教导队,聘请由苏联归国的邓希贤(邓小平)担任政治教官,对学员进行民主革命教育。当时,驻守西安的国民军杨城等部,被吴佩孚指使的刘镇华军包围已达八个月,邓宝珊在研究解围战役方案中提出,以一部分部队迂回包抄,从侧背攻敌指挥机关,并切断刘镇华东撤退路,得到国民军联军诸将领和苏联顾问的同意。联军以一部分军队猛攻西安西郊,另一部分部队由邓宝珊率领,连夜绕道终南山下,奔袭西安东郊刘镇华司令部。刘镇华因腹背受敌大败。11月28日,西安解围。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于右任任总司令,邓宝珊任副总司令,这是一个国共合作性质的临时军事政府。许多共产党员担任了部、厅、局的领导工作。总司令部创办了中山军事学校和中山学院两所干部学校,均由共产党人主持。当时邓小平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李子洲任中山学院副院长。邓宝珊对在陕西工作的共产党人,都予以积极支持。邓宝珊与在国民军联军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员刘伯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四·一二”政变后,冯玉祥部由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邓宝珊任第二集团军第五军军长,出师潼关,策应武汉方面继续北伐。5月下旬到达河南,按计划与武汉北伐军会合。国共分裂后,他无意投蒋,离开部队暂住上海,经杨明轩引见,结识了周恩来。

大革命失败后,邓宝珊同许多共产党人保持了友谊,对遭受迫害的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进步青年,都尽力加以掩护和帮助。刘伯坚被迫离开国民军联军后,其家属一直由邓宝珊掩护和供养,直到中共派人接走为止。1927年五、六月间,刘伯承在四川发动“顺泸起义”失败后,辗转来到西安,一行人路费用尽,陷入困境。邓宝珊与刘伯承不认识,却立即叫秘书长葛霁云设法转交600银元,又开具通行证明,帮助刘伯承摆脱了困厄,经武汉转往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中原大战”中,邓宝珊应冯玉祥之邀回河南协助第八方面军总司令樊锺秀工作,樊死后,他接任总司令。10月,冯玉祥、阎锡山讨蒋失败,第八方面军师长焦文典哗变投蒋,挟持邓宝珊企图押解给蒋介石。邓宝珊于途中逃脱,去上海法租界“蛰居”。在上海期间,邓宝珊通过共产党员葛霁云、杨晓初等与中共中央军委同志保持接触。1931年,中央军委派人向邓宝珊了解吉鸿昌情况,经他介绍,与吉鸿昌取得了联系。这时,邓宝珊还与国民党左派邓演达有联系。同年,刘伯坚从国外回来,邓宝珊偕于右任与之秘密见面。邓宝珊的活动,受到蒋介石特务的注意,勾结租界巡捕房拘捕了邓宝珊,企图引渡南京。经亲友多方奔走,请女律师郑毓秀出面保释,方得脱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于右任斡旋,蒋介石同意邓宝珊复出政坛。经杨虎城推荐,他于1932年3月出任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主任。邵力子、于右任曾大力推荐邓宝珊任甘肃省主席,因蒋介石对邓宝珊深为疑惧,未果。在甘肃期间,他掩护了汪锋、杨明轩等一批共产党员,并为共产党的地下工作提供了条件。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他支持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八项主张,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西安事变结束,蒋介石扣押了张学良撤消了杨虎城的职务,调集嫡系部队包围了陕西。邓宝珊应杨虎城之邀到西安,研究如何解决危机。1937年春节前夕,邓宝珊面见了蒋介石,竭力为杨虎城进言,蒋应允杨虎城出国考察。为了确保杨虎城人身的安全,他多次活动于各方人士之间,并于6月到上海亲自将杨虎城、宋绮云等送上轮船,才返回兰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宝珊任国民党第21军团军团长,率部驻守陕西榆林。他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极为不满,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中,他拒不参加对边区的封锁,和陕甘宁边区建立了良好的友邻关系。他送女儿邓友梅到延安参加革命。他自己多次到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林伯渠等的接见,曾与毛泽东、朱德等作彻夜长谈。中共中央派周小舟、高岗王震、南汉宸等到榆林联系,邓宝珊也派刘绍廷为驻绥德办事处主任,往返榆林、绥德之间。毛泽东高度评价了邓宝珊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宝珊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极为不满。1948年8月,“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邀请邓宝珊以“副总司令”的名义驻包头,以舒其后顾之忧。25日,邓宝珊到北平就职,晋升为上将。邓宝珊了解傅作义的处境,与傅商讨华北局势,分析内战前景,指出华北战局和平解决的可能。12月,人民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傅作义决定和谈,派董其武请邓宝珊到北平商谈。邓宝珊被任命为和谈全权代表。1949年1月13日,邓宝珊由周北峰陪同,前往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部队驻地通县马各庄与聂荣臻谈判,经过三天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电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后,毛泽东表示,“经邓先生达成的协议是可行的,我们对邓先生完全信赖。”这时,蒋介石派其前军令部长徐永昌来平,企图煽动傅作义部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傅、邓不为所动。为了排除和平起义的干扰,由邓宝珊出面,促徐离开了北平。22日,正式宣布和平起义。当天,邓宝珊赴通县迎接人民解放军工作人员。3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文化古都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邓宝珊对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多次会见他,共商建国大计。8月,邓宝珊受毛泽东、周恩来的委托,同傅作义一道前往绥远,帮助董其武排除起义的干扰,绥远于9月19日实现了和平起义。在绥远期间,他还为宁夏马鸿宾部队的起义,做了有益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宝珊以无比兴奋心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他说:“我是甲午战争那一年出生的,可以说是生于忧患,也是饱经忧患。现在,我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中华民族再也不受帝国主义的凌辱,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和自豪。”邓宝珊历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三、四届常委、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长等职。1955年,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文革”开始,邓宝珊受到冲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获悉后,立即派飞机接他到北京。1968年11月27日,邓宝珊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1979年4月,经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决定,在北京为邓宝珊举行了隆重的追掉会。

1984年11月,民革中央为邓宝珊延生90周年举行了纪念会。会上,王震对邓宝珊的一生予以高度评价。他说:邓宝珊是“中华民族著名的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民革中央还编辑了纪念《邓宝珊将军》专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甘茂以假乱真
甘茂以假乱真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