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武
【介绍】:
熊克武 ,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熊克武,字锦帆,1885年12月26日出生于四川井研盐井湾一个中医家庭,祖藉湖南麻阳。幼年读私塾时,老师吴蜀筹常讲宋末、明末的历史,启迪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1903年春,熊克武入东文学堂,抱着富国强兵的心愿,与但懋辛东渡日本,学习军事。1904年,熊克武入东京东斌军事学堂学习。在东京结识了许多爱国志士,阅读了进步书报,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民主思想。1905年7月12日,他在东京第一次会见了孙中山,这是一次难忘的会见。在孙中山的启发下,他懂得了要报国必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道理。从此,他一直追随孙中山积极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1905年8月25日,中国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正式在东京成立,熊克武第一批加入同盟会,并被推选为总部评议部评议员。同时,受孙中山委派去横滨学习制作炸弹。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取缔清朝留学生规则》,激起了广大中国留学生的愤怒。熊克武积极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迫害的斗争。12月,他和秋瑾、黄树中等毅然回国。1906年,他与于右任、但懋辛等七十多位同学集资在上海创办吴淞中国公学,以办学作掩护从事革命的联络工作。其间他曾护送孙中山乘法国邮船由日本经上海去南洋。1907年他返回四川,策划革命,先后领导发动了江安、泸洲、成都、叙府等地的武装起义,可惜起义均告失败。他再度赴日,购买枪支弹药,准备继续战斗。他到东京,同盟会总部派吴玉章等人进行协助,买到枪支子弹。枪弹运到重庆后,熊克武立即召集同志开会,商定在川北的广安发动起义,可惜这次起义又告失败。不久他又领导发动了嘉定起义。从1907年至1909年,熊克武在四川领导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它冲击了清政府在四川的封建统治基础,扩大了同盟会的影响。1911年3月29日,熊克武参加了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这是辛亥革命前夕震动全国的一次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时,黄兴率百余人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前门,熊克武带领17人负责袭击督署后门。当他们冲杀到督署前门,和那里的革命党人汇合,准备攻取督练公所时,途中和清兵遭遇,展开巷战,相持到午夜。熊克武考虑天明后,清兵援军一到,寡难敌众,便带队撤退。撤退时又和巡逻队发生两次战斗,队伍被冲散。他和但懋辛继续向城外撤退。不久他们两个也走散了,剩下只身一人。在极度疲劳和饥饿的情况下,得到当地群众的掩护才告脱险。黄花岗之役死难烈士都是同盟会的优秀成员,熊克武的战友方声洞、林时爽、喻培伦、泰炳等,均在此役中壮烈成仁。孙中山在评价这次起义时指出:“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但革命胜利的果实为袁世凯所篡夺。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的失败,起兵讨袁。熊克武积极响应孙中山讨袁的号召,组织了四川讨袁军,被推为总司令。以三万人分兵两路迎战袁世凯调来的五万军队,熊克武领导的讨袁军曾一度逼进泸州。终因寡不敌众失利。“二次革命”失败后,熊克武逃亡日本。1914年,熊克武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其后,又加入了欧事研究会。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再次起兵讨袁,熊克武立即回国赴难。他回上海联络革命党人,又到香港借款10万元去昆明,参加蔡锷护国战争。熊克武以四川招讨军司令名义,召集旧部,形成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与滇军并肩作战,重创曹锟部队。熊克武积极从事民主革命,在四川威望日高。1918年3月,孙中山依据四川省参议会公推,任命他为四川督军。在他主持川政的几年中,结束了滇、黔、川军之间的对立,使四川基本上实现了统一。他创办四川讲武学堂,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实行田赋一年一征,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整顿了混乱的币制,减少了人民经济上的损失。这些措施,使四川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熊克武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支持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北上,临行时用英语写密信与熊克武说:“余此次北上,讨论南北统一大计,阻力很多,前途未可逆料,但无论如何,仍需以武力为后盾。你为我党老同志,必须深明此意,望即将所部集中武汉一带,相机行动。”1925年1月,熊克武派但懋辛等与河南督军胡景翼商定,会攻武汉。同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京。未几,胡景翼暴病身亡,联合进攻武汉计划无法实现。同年5月,熊克武率部三万余人南下广东,准备参加北伐。8月,熊部到达连山、连南、阳山一带。广东革命政府领导人廖仲恺、苏联顾问鲍罗廷亲自到军中进行慰劳。9月,熊克武到达广州。汪精卫、谭延闿、蒋介石见熊克武兵力雄厚,欲据为己有。他们捏造了熊克武勾结陈炯明图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的罪名,以开会为名扣押了熊克武等,将他们囚禁于虎门炮台达两年之久。从此,熊克武被夺去兵权。1927年3月,在各方舆论压力下,蒋介石被迫释放熊克武。他坚决不再与蒋、汪合作。长期息影田园,并曾一度迁居香港。
抗日战争爆发,熊克武爱国情深,立即自香港经武汉返回四川。当时有些四川人士希望他出山再主川政,以老同盟会会员的声望和深厚的历史关系来调和国民党军队与四川地方军之间的矛盾。熊克武坚持一切从抗战大局出发,广泛团结四川各派地方势力,一致对外。1938年,熊克武的女儿熊风翔在德国学成,取道香港飞回祖国为抗日效力,不幸途中飞机被日寇击落而罹难。他得知噩耗后慨然说:“国难当头,翔儿回国抗战,求仁得仁,死亦何憾!我又何悲!”其同仇敌忾、为国忘家的精神,感人至深。
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克武联系民主人士进行反独裁、反内战的斗争。1949年7月,熊克武与刘文辉联系各界人士,在成都组成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任主任委员,积极进行反对蒋介石及其代理人王陵基的活动。11月,重庆解放,蒋介石逃窜到成都,邀集熊克武等四川耆宿谈话,诱迫他们携带家属去台湾,被他拒绝。同年12月,与刘文辉等在川西起义,由熊克武领衔发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布告。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熊克武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下,熊克武同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密切合作,为稳定西南局势,完成民主改革,恢复和发展生产,团结各方面爱国人士作出了重要贡献。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第一届第二次会议,熊克武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8月,经李济深、朱蕴山介绍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4年,他调到北京工作,先后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商讨大政方针,动员和团结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人士,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熊克武在临终前,写信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热情赞扬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他说:“我解放前四十年和解放后二十年的切身经历,体会到唯有共产党才能拯救斯民于水火,致国家于富强”。
熊克武于1970年9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