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
【介绍】:
程潜 ,国民党起义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程潜,字颂云,湖南醴陵人,出身农民家庭。1897年中秀才。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多次内忧外患,立志救国救民。1903年,入湖南讲武学堂学习。1904年被保送留学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学习,与李烈钧、唐继尧同学。在日本,他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从事反清活动的革命学生,投身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1905年8月,他参加同盟会。1908年毕业回国,受同盟会的委派到四川训练新军,并任长江上游联络员。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他前往武昌,在黄兴领导下,参加武汉保卫战,担任龟山炮兵阵地指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篡夺后,程潜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国、护法斗争。1913年,袁世凯解散议会后,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起来讨袁,这时程潜任湖南省都督府军事厅厅长,积极响应讨袁,宣传湖南独立。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在学习期间,曾与李根源等发起组织欧事研究会。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程潜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参加再次讨袁。在唐继尧、李烈钧的帮助下,率一个营的兵力从昆明经贵州到达湖南靖县,实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推举为护国军湖南总司令,并向长沙进军,赶走了北洋军阀湖南督军汤芗铭。1917年 8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与北洋军阀政权对立。孙中山派程潜从广东回湖南发动护法,得到湘军的支持,又被选为湖南护法军总司令。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程潜任陆军次长。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围攻总统府。程潜追随孙中山避登永丰舰。在孙中山领导下,程潜任讨逆军总司令,指挥粤、滇、湘、桂各军把陈炯明驱逐出广州。不久,程潜又率兵平定了沈鸿英的一次叛乱。1925年,他还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平息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的叛乱。多年来,程潜忠诚不渝地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是孙中山的一名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程潜继续拥护三大政策,以实际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北伐战争中,程潜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为林伯渠,军中有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骨干。他真诚地与林柏渠等共产党员合作共事,抵制破坏国共合作言行。有一次,国民党内的右派要求交出第六军共产党员的名单,程潜拒绝,声色俱厉地说:“只要能打军阀的,都是好战士,我就要用!”
在北伐战争中,第六军先是配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攻打武汉,在两湖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转战江西与军阀孙传芳开战,于1926年下半年,攻克九江、南昌。1927年1月,程潜任江右军总指挥,率第六军、第二军进攻安徽、江苏。3月,攻克南京。在南京,英、美等帝国主义驻长江江面炮艇进行轰击,妄图用炮火阻止北伐军攻克南京。程潜领导的第六军当即进行自卫还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了革命,在“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白色恐怖中,程潜还保护了一些共产党员。
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程潜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宁汉合流后,程潜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新军阀不断进行混战,程潜也参予其中。1931年,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国民政府委员。1935年1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程潜出任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38年5月,日军进犯河南,他听从长官司令部参谋长晏勋甫建议,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以引黄河水来阻挡日军的进攻,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等省44个县,受灾人口达1250万,形成连年灾荒的黄泛区,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38年11月,程潜调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主任。1940年5月,天水行营裁撤,再调任全国党政战地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在重庆,程潜的住所离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不远。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共领导同志常来与程潜共商国家大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制止内战,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程潜在山城热情迎接毛泽东,并到住处桂园拜访。毛泽东也回访了程潜。
1946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当时,程潜任武汉行营主任。1947年春,调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1948年3月,他在南京与李宗仁、孙科、于右任参加副总统竞选。竞选后期宣布退出,全力支持李宗仁当选。7月,程潜回到湖南任省政府主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大举渡长江,南京、上海、武汉迅速解放。这时程潜毅然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决心投身人民革命的行列。在他领导下,经过周密的筹划,于8月4日,和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一起,在长沙起义。程潜等的革命行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毛泽东、朱德向程潜、陈明仁及全体起义将士发出贺电。电文说“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8月下旬,程潜一行来到北京,毛泽东、周恩来、林柏渠等亲临车站迎接,高度评价湖南起义之举,并设盛宴欢迎。程潜领导的和平起义,不仅带来了湖南全省的和平解放,对于促进西南各省国民党将领的起义,加速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也起了推动的作用。
1949年9月,程潜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又担任了湖南省政府主席,1956年任湖南省省长。1959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还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
程潜十分关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积极参加国家重大事件的协商,对工作认真负责。在湖南工作期间,他热心家乡的建设,协助共产党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帮助原国民党军政人员一道进步。在民革中央,能团结同志,在组织领导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1961年7月1日,他发表文章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他说:“只有经过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并由此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才能摆脱贫困和落后,找到真正的出路。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我终于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投身到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行列中来,并在这个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庶几无负当年爱国的一番热情和抱负,我以此感到幸福和自豪。”程潜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常常勉励别人:跟上时代,不断进步。他多次向民革同志谈到,作为民主党派一名成员,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我改造的自觉性,鼓励大家淬励奋发,不断上进。程潜十分关心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他多次著文、写信,发表谈话,寄语台湾及海外故旧,向老朋友、老部下诉述追随中山先生革命的初衷,回顾参加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往事,希望他们本着“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努力。
程潜于1968年4月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