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齐恒公守诺还地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30 16:05:1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

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节败退, 齐国大军一直进攻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五十里的地方。 鲁庄公派使者向齐桓公说,鲁国愿意以齐军现在驻扎的地方封土为界,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 齐桓公很高兴,答应了鲁庄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与自己结盟。

齐恒公

会盟前一天,曹刿对鲁庄公说:“国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

鲁庄公奇怪地问 :“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曹刿说: “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肯听从我的话,国土就必定会扩大,您自身也一定会得到安乐;如果您不听从我的话,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也必定遭到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

鲁庄公说: “我当然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刿把他的计策告诉了鲁庄公,庄公听了连声说:“好,好,好!”

第二天,鲁庄公和曹刿都在怀里藏了宝剑来到会盟的地方,这是齐桓公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恭候多时了。

鲁庄公乘齐桓公不备,拔出剑来抓住了他,大声地对他说:“鲁国的封地本来就不多,现在被你们霸占的只有五十里了,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 跟你拼命也是一死, 就让我死在你面前吧!

不过,在我死之前,我要让你……”齐桓公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变成这样,一下子没了主张,只盼着管仲来救他。

管仲和鲍叔牙见情况不妙,想要冲上土坛去救齐桓公。曹刿拔出剑来站在台阶上说:“不许上来!不然先把齐桓公给杀了。”鲁庄公再一次大声地说: “两国还是应像以前那样以汶水为界,不然的话 我们只有同归于尽了。”

管仲一听此话,上在土坛下大声地对齐桓公说:“君主的安危比所有的领土都更重要,国君您还是答应了吧!”齐恒公被逼之下,无奈答应了。 于是, 齐鲁两国在汶水以南封土为界,并为此签订了盟约。

齐桓公回国后,觉得十分窝囊,便想撕毁盟约,不想把侵占的土地还给鲁国。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群臣时,管仲马上反对说:“这不行。在盟会开始的时候,人家是要劫持您,并不想签订盟约,可是您却不知道,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得不受人家的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一不聪明,二不勇敢,三不诚信,缺乏了这三条又怎么谈得上建功立业呢?我们还是把土地还给鲁国吧,这样虽然失去了土地,但是却得到诚信的名声。”

齐恒公想了想,觉得管仲说得很对,就把土地还给了鲁国。从此以后,齐桓公在天下诸侯中树立了诚信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齐恒公见鬼 下一篇: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声明:齐恒公守诺还地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