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30 10:50:2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床公”之称则少见。
床公、床母
对床公床母究竟是谁,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床公床母是周文王夫妇,他们生有一百个儿子,有旺盛的生育能力,因而被人敬奉。有的则认为是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及九天卫房圣母元君,民国时,北平东岳庙正院西配殿的广嗣殿中,就供奉有此二神,庙里的和尚说那便是床公床母。
床公床母是保护房帏的神,职责范围较广,凡夫妇安寝、妇女生育、儿童健康,他们都要管。
民间祭祀床公床母的习俗,至晚在宋代已经形成,宋代杨循吉有“买糖送灶君,酌水祀床公”的诗句。当时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普遍敬奉床公床母。为了讨好床神,求得床公床母的庇护,民间百姓甚至了解其嗜好,投其所好。清代《清嘉录》载:“荐茶酒糕果于寝室,以祀床神,云祈终岁安寝。俗呼床神为床公床母。杨循吉《除夜杂咏》云‘酌水祀床公’。盖今俗犹以酒祀床母,而以茶祀床公,谓母嗜酒,公癖茶,谓之‘男茶女酒’,而魏山厉《钱塘县志》亦载除夕用茶酒果饼祀床神,以祈安寝。杭俗祭床神以上元后一日,品用煎饼。”
明清人婚礼中有新郎新娘同拜床公床母的仪式。小说《醒世姻缘》就谈到过这一习俗。曾朝东所著《台湾婚姻谈》中讲到婚前数日要“安床”,当夜还要拜床母,因为人们相信床母是守护婴儿的床神。直至今日,台湾乡间仍有拜床神的习俗。
中国南方民间相信,婴儿一出生就受到床母的保护。床母不仅平时要照顾、保护婴儿不受意外伤害,而且负有教导婴儿的责任,担任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工作。
民间俗信认为,孩子在睡觉时会微笑、皱眉、嘟嘴等,正是床母教导的结果。因此,民间忌讳将睡梦中的孩子弄醒,以免中断孩子的学习。孩子如果不向床母学习,将来就可能会变呆变痴。同时,民间还相信,婴儿睡着以后,床母会带着孩子的魂魄四处游玩,这时最忌讳在孩子脸上涂抹各种颜料,不然的话,孩子的魂魄回来,就找不到归宿,无法附体。信仰床神,还怕触犯床母,因此要用衣食、香烛等物敬祀床母。考虑到床母嗜酒,又担心床母喝醉酒,会忘掉看护婴儿,使婴儿从床上滚落下来,民间又忌用酒祭祀床母。
明清人婚礼中有新郎新娘同拜床公床母的仪式。小说《醒世姻缘》就谈到过这一习俗。曾朝东所著《台湾婚姻谈》中讲到婚前数日要“安床”,当夜还要拜床母,因为人们相信床母是守护婴儿的床神。直至今日,台湾乡间仍有拜床神的习俗。
中国南方民间相信,婴儿一出生就受到床母的保护。床母不仅平时要照顾、保护婴儿不受意外伤害,而且负有教导婴儿的责任,担任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工作。
民间俗信认为,孩子在睡觉时会微笑、皱眉、嘟嘴等,正是床母教导的结果。因此,民间忌讳将睡梦中的孩子弄醒,以免中断孩子的学习。孩子如果不向床母学习,将来就可能会变呆变痴。同时,民间还相信,婴儿睡着以后,床母会带着孩子的魂魄四处游玩,这时最忌讳在孩子脸上涂抹各种颜料,不然的话,孩子的魂魄回来,就找不到归宿,无法附体。信仰床神,还怕触犯床母,因此要用衣食、香烛等物敬祀床母。考虑到床母嗜酒,又担心床母喝醉酒,会忘掉看护婴儿,使婴儿从床上滚落下来,民间又忌用酒祭祀床母。
健康。也有的地方,只在腊月祭祀床公床母,以祈求来年小孩健康成长。时间不一,因地而异。祭祀形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
-
- 赵奢阏与破秦军
- 公元前270年,秦国发兵攻赵。这一天,赵惠文王正坐在朝廷与诸大臣商议怎样退兵的计策,突然有人来报,说秦兵已经包围了赵国的军事重地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