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代止赵王伐燕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0-19 17:43:3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
苏代是战国时期名士苏秦的弟弟,也是一位著名的纵横家。
苏代
有一次,赵惠文王要攻打燕国,燕王就让苏代去劝阻赵王。苏代知道,如果发生战争,对赵、燕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决心劝阻赵惠文王改变这个主意。
见到赵惠文王后,苏代先不提战争的事,却对赵惠王说了一件他在易水河边看到一件新鲜事:
有一只很大的河蚌,正张着壳在河边晒太阳,柔和的阳光照在它白嫩的肉上,真是舒服极了。可是,从河蚌的后面偷偷地走来一只精瘦的鹬鸟。
它这时十分饥饿,举起尖利的长嘴巴,向河蚌露出壳外的鲜嫩的肉一口啄了过去。
河蚌受到突然袭击,急忙夹紧坚硬的外壳,把鹬鸟的长嘴巴牢牢地夹住了。
鹬鸟做了一番挣扎后,一点用都没有,河蚌的硬壳越夹越紧,于是恨恨地想:“河蚌呀河蚌,你不要这样凶狠,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不是要干死渴死吗?我就等着吃你的死蚌肉了!”
河蚌的那一块嫩肉依然在鹬鸟的长嘴巴里,十分疼痛,可它也不甘服输嘲笑鹬鸟说:“你要吃我的肉,我就要你的命!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也非干死饿死不可!”
它们两个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这时,有个渔夫远远地看见了这边的动静,就疾步跑过来,伸手把它们两个都逮住了,放进了鱼篓。鹬鸟和河蚌成了渔夫的囊中物,后悔也来不及了。
赵惠文王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很有意思。苏代趁机转入正题,说:“我听说大王要出兵攻燕。燕赵两国国力相当,赵国在几年内不可能把燕国打败,势必长期相持下去。强大的秦国看见燕、赵都疲惫不堪,一定会像易水边的渔夫那样趁机从中渔利。这对赵国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发兵攻燕的事还请三思而行啊!”
赵惠文王恍然大悟,恳切地说:“我们不能做鹬和蚌那样的傻事,而让秦国得利。出兵燕国的事以后就别提了!”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