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06 10:01:1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甚矣”。为什么这样说呢?无非是讲天地为什么生出这么一个魔鬼让他来祸害人世,荼毒天下。我们还是看看董卓自灵帝去世的公元189年入朝至公元192年被杀的短短三年内干了多少坏事。

第一件:擅行废立,毒死少帝,胁迫献帝,杀害何太后,实行个人专政。

第二件:放纵士兵,屠戮掠夺京师、京郊,无论贵贱皆不能免。连汉家的公主后宫的宫女都被他们随意强奸霸占,何论平民?

董卓侮辱汉家公主

董卓侮辱汉家公主

第三件:滥杀无辜。董卓曾派士兵到洛阳附近的阳城,把那里举行社会的民众男的全部杀头,女的全部掠走,把人头挂在车辕上伪称战胜而归。

第四件:火烧洛阳,迁徙洛阳人口数百万于长安,步骑兵驱赶在后,积尸盈路,把洛阳城烧掉,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并令吕布盗掘汉帝及公卿陵墓,收其珍宝。

第五件:残杀俘虏。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各郡兵讨董卓,初为徐荣所败,董卓下令把活捉的颍川太守用油锅烹死,其余俘虏全部用布帛缠裹头朝下倒立于地以“热膏灌杀之”。在长安把从北地郡诱降抓来的俘虏数百人驱赶到他饮酒的大帐前,一个个地杀死。先割其舌,后断手足,再挖双目,然后扔到大锅里煮,没煮死之前推着大锅到餐桌之间让大家观看。大家吓得连筷子都拿不住,可是董卓却饮咽自如。部下有“言语蹉跌”者,便下令杀掉,其残忍如此。

第六件:滥杀朝官。先后杀掉御史拢宗、吏部尚书周必、侍中伍琼、故太尉张温等人。关东义军解散后,董卓深恨盟主袁绍,就下令抄斩故太傅袁隗的满门。

第七件:听说前朝将军皇甫规的遗孀美貌,便要强娶为妾,不从,便将其头发拴在车辕上,鞭打至死。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董卓入朝专政不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便干尽了坏事,致使洛阳、长安两地民不聊生,导致天下大乱。正由于他专横、强霸、贪婪、淫逸、凶残,因而,不仅招致讨董运动的爆发,而且还遭际了几起暗杀,终于毙命。

第一次是董卓随太尉张温征凉州叛军不胜,张温召而不应命,至而出言不逊,让张温很没面子。张温的参军孙坚便劝他将董卓杀掉,可惜张温不从孙坚之计,使天下有董卓暴虐三年遗祸万端之苦,自己也被董卓杀掉。

第二次是王允与张温谋诛董卓,还来不及行动,张温便被董卓诬称其与袁术通敌而杀掉,应了孙坚当年“今若纵之,自亏威重,后悔何及”的预言。

第三次是越骑校尉伍孚,对于董卓的凶狠残暴仇恨无比。此人勇壮好义且力能兼人,便想刺杀董卓。借朝见董卓之机,在怀中藏好短刀,准备见机行事。会见后伍孚起身告辞,董卓很喜欢伍孚的勇武,便起身相送并以手抚其背,以示亲近。想不到伍孚却趁机转身抽刀便刺,被董卓躲过,大呼左右将伍孚砍倒。董卓指着伍孚大骂:“你想造反吗?”伍孚躺在地上血流如注仍大声说道:“恨不得能把你这奸贼在都市中五分尸,以谢天地!”说完这句话便死去。

第四次是大家都早已熟知的王允吕布士孙瑞三人合谋吕布,终于将其刺杀于未央殿外北掖门内。尸体被抛在街头,人们把他的肚脐点燃,脂淌膏流燃烧如烛彻夜不尽。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上一篇:汉文帝废除肉刑 下一篇:董卓的盗窃之道 声明: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