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董卓的评价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06 10:07:2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夫以刳肝斮趾之性,则腢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呜呼,人之生也难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民谣曰:“千里草(董),何青青,十日卜(卓),尤不生(不得生)。”
董卓
无论忠奸与否,董卓的大名在三国人物中也是赫赫鼎鼎的。而且以窃国贼名流行于世,就连许多地方剧种曲目中都有“董卓贼”的唱词,而且董卓的名字几乎是与吕布、貂蝉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关于“凤仪亭”的剧目不仅流行于全国,而且连地方皮影戏都要把它收入自己的戏目。
但是,这个“贼”字似乎对于董卓的评价既过于简单且又十分准确。他从少小时代便不是一个良家子弟。是一个没有任何规范,不讲任何规矩的人。正因为如此,才有他那横行不轨的一生,才有他那样不堪入目的一段历史。无论是把狡诈、凶狠、残暴、贪婪、淫逸、胆大妄为……
不管有多少描述人性丑陋、罪恶的词眼儿,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也不为过。历史上的董卓就是这样一个穷凶极恶、罪责滔天,史称百年不遇洪水猛兽般的罪恶之徒。
推荐阅读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