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22 10:26:3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政策。但是,这些正确的主张却遭到一些官僚贵族的反对。楚王也不信任他,将他的官职撤掉,放逐到外地。后来,屈原在流浪中听到京都郢城(今湖北荆州市西北)被秦军占领的消息,悲痛至极,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诗语言极其优美,想像也很丰富,词语间洋溢着炽烈的爱国热情,因而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离骚》、《天问》和《九章》是他的代表作。
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在流放的那段日子里,和老百姓接触的机会多了,对百姓悲惨的生活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特别同情百姓的苦难。在楚国有一个很感动人的传说,说的是屈原关心百姓疾苦,和老百姓心连心的故事。
故事就发生在屈原被罢官、回到故乡的日子里。因为常年兵荒马乱、战乱不息,田里长不出什么庄稼,只是长野草,百姓受饥挨饿,到处都是老人和小孩骨瘦如柴的尸体。回到了家乡,屈原看到这一幕幕凄惨的景象,心就像刀割一样疼痛。屈原回到家后,马上就打开自家的粮仓,将粮食分给贫困的饥民。但是,没有饭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把自家的粮食散光了,人们还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屈原焦急得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痛苦地对着苍天大喊:“老天啊!你就睁开眼看看吧!楚国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你就开恩赐福吧!”屈原真是痛苦极了,泪水一串一串地掉在地上。突然,奇迹出现了,他的泪珠竟然变成了白灿灿的晶莹般的大米。
屈原兴奋极了,他看着大米越积越多,转眼之间,就堆满了他家的三亩月牙田。屈原高兴得赶忙叫百姓去取大米,百姓们到了后,看到那么多白玉似的大米,激动得欢呼起来,这样,家家户户都有了粮食。打那儿之后,屈原家的三亩月牙田就得了一个美妙的名字,人们都把它叫做玉米田。
玉米田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不过,屈原的确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大好人,他在自己的诗作中,就曾经写下这样悲痛而愤慨的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年近五十的屈原,由于忧伤过度,头发全白了,看上去就像一个年迈体衰的老人。他看到贵族们过着花天酒地、奢侈淫逸的生活,而老百姓却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就气愤地仰天长叹。屈原眼中经常淌着悲伤的泪水,愤怒地斥责当权者们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说他们简直就没有心肝。
由于屈原和百姓们的心和心连在一起,同甘共苦,百姓们对他也特别爱戴和尊敬,因此,才会产生“玉米田”这样动人的传说。
大启发
“玉米田”的故事虽然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但是却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敬爱之情,他的那颗悲天悯人的善心永远让世人感动不已。故事同样也告诉人们,为他人的利益着想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他的精神和名字永远牢记在人们心里,所以青少年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能为他人谋利及有奉献精神的人。人生在世,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多为社会奉献爱心,这种文明行为一方面会造福于他人、造福于社会;另一方面本人也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好处和回报,使自己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人生道德修养重要的一课,也是人们成就事业和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法则。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