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用才之道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22 10:30:5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齐宣王画像
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贤明,就想去奉事于他。
有一天,文侯问大臣李克(即李悝)说:“吴起为人怎么样?”
李克说:“吴起贪荣名而好色,但他用兵,司马也不能超过他。”
这样,魏文侯就任命吴起为将军,并命他率军攻打秦国,攻克了五座城邑。
后来,魏文侯又因为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任命吴起为西河(今陕西邻阳一带)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又辅佐文侯的儿子魏武侯。
有一次,武侯乘船顺西河而下,船到中流,他回头对吴起说:“多好呀!
河山是这样险固,这是魏国最宝贵的东西啊!”
吴起对武侯说:“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蠢湖,但不讲求德行,不久,夏禹把它消灭了。夏桀王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阉(在今河南洛阳南)在南,羊肠(在今山西晋阳西北)在北,施政不讲仁爱,商朝汤王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东面有孟门,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这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
武侯说:“你说得很对。”
魏文侯不因为吴起的小毛病就弃之不用,而是以宽容之心重用吴起,造就了一代名将。这说明,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任用贤才,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