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模范忠臣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1 10:57:2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艺品———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刷上油漆做成了一把酒壶。
豫让
当赵襄子手里端着那把恐怖的酒壶把玩的时候,智伯的余党豫让逃进了深山,当他听说自己老板的脑袋已经变成了一件工艺品的时候,豫让发誓要为智伯报仇:“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刺客豫让留下了一句被后人反复引用的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们从豫让的誓言当中可以了解到这位霸道的智伯对豫让是有知遇之恩的,豫让在智伯那里得到过前所未有、终身难忘的重视和尊重。虽然在此之前豫让曾经给范氏和中行氏打过工,不过那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只有到了智伯这里,豫让才获得了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 (悦),去而就智伯,智伯宠之。”《战国策》的记载和 《史记》的记载有一些出入,按照 《战国策》的说法,豫让是因为给范氏和中行氏打工的时候不开心才主动投奔了智伯,而智伯对待豫让则不是一般的好,“宠之”也就是言听计从、完全信任。现在智伯死了,豫让也不想活了。
于是豫让隐姓埋名,自称自己是一名接受劳动改造的犯人,混进了赵襄子家里劳动改造。当时赵襄子的家里正在搞装修,为了能有机会接近并成功地刺杀赵襄子,豫让混到了负责粉刷厕所的人们当中,一边装修一边等待那个杀人的机会。就这样豫让开始了在赵襄子家厕所里的潜伏,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杀人机会,豫让随身带着一把锋利的匕首———那是留给上厕所的赵襄子用的。
经过多年的血腥斗争和残酷淘汰,晋国的六卿此时只剩下了三家,长期血雨腥风的环境造就了赵襄子敏感、多疑的性格。那天轮到豫让值班装修赵襄子的专用厕所,也就是在那天豫让终于等到来上厕所的赵襄子。当赵襄子走进厕所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他居然感受到了传说中的杀气,这杀气来得太突然,当时赵襄子的心脏在杀气的突袭下 “突、突、突”一阵狂跳。如果这不是传说中的心脏病,那就一定是传说中的杀气,然而政治强人赵襄子拥有一颗强壮的心脏,他知道危险就在附近。赵襄子大叫一声,喊来了门口的卫士们,然后就把粉刷工豫让按住搜查,一把锋利的匕首呈现在了赵襄子的面前。豫让是个非常爽快的人,在赵襄子的审问之下他毫不隐瞒自己的目的:“欲为智伯报仇!”本来故事发展到这一步就应该结束了,智伯死后,赵襄子就是晋国最炙手可热的权臣,豫让刺杀赵襄子失败后被活捉,于情于理都必死无疑。赵襄子的卫士们异口同声地提议判处豫让死刑,立即执行。
但是谁也没想到赵襄子并不想就这样结束这个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故事。生活在那个礼崩乐坏、动荡纷乱的时代,身为职业老大的赵襄子非常渴望得到手下忠诚而坚定的追随。现在标杆性的忠臣就站在他面前,而自己的手下却情不自禁地想要杀死这个注定会感动晋国的模范忠臣,这无异于焚琴烹鹤,实在是大煞风景。赵襄子坚决地阻止了手下举起的屠刀,然后在厕所里即兴发表了一段旨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演讲。这段演讲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智伯死后连脑袋都被制作成了工艺品,赵襄子当然不会给智伯的后代留下活路,在中国的历史上,像智伯这样的政治牛人一旦在政治和军事的斗争中彻底失败,其家族和后代就等于被判处了死刑。正因为如此,豫让为智伯报仇的行为才令人感动,如果说专诸刺杀吴王僚的行为是史上血酬回报率最高的一次政治谋杀,那么豫让在厕所里潜伏企图刺杀赵襄子则是史上血酬回报率最低的一次复仇谋杀,或者,更准确地说豫让刺杀赵襄子根本不可能得到回报,因为可能回报他的人早就死光了。
豫让刺杀赵襄子,无论最终成功与否,豫让都只有死路一条,而豫让死后其家族和后人不仅不可能得到回报,甚至很可能遭到血腥的屠杀。因此,如果一定要量化豫让刺杀赵襄子之后可能得到的血酬回报,那么这个回报一定是负数。豫让刺杀赵襄子必然得到负回报的结局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的,明知必死而为之,明知牺牲而为之,明知毫无回报而为之,明知牵连家人而为之,只为那曾经尊重和重用过自己的老板。这就是豫让,单纯而执著的豫让,这样的人不仅在今天的社会上绝迹,即使在豫让死后的两千年里也非常罕见。这样的模范形象绝不能破坏,赵襄子下定决心让豫让活下来帮自己教育手下,他希望一个想杀死自己的豫让活下去,千万个忠于自己的豫让站起来。于是赵襄子在把豫让定性为义人和贤人以后,就下令放走了豫让。豫让走后赵襄子提高了自己的警卫等级。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