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待民之道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22 10:31:3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
魏文侯
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木可真多啊!堆积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一直砍到冬去春来,燕子飞回,冰雪融化,才停下来。农民们累得腰酸腿疼,苦不堪言。可是,解扁还不允许农民们休息,又让农民把砍下的木材编成木排,然后把木排顺河运下来,拿到集市去卖,卖了很多钱。于是,解扁上交给国家的财赋一下子增加3倍。解扁高兴极了,心想:“我的成绩这么大,魏文侯一定会重重地奖赏我,封给我一个大官儿做。”
朝廷里的一些大臣们,看到东封的地方官交上这么多钱,非常高兴,认为解扁的功劳太大了,上奏国君;请求熏赏解扁。
魏文侯却不这么想,他想知道解扁是怎样得到这么多钱的,于是召见解扁。
魏文侯间道:“东封的耕地没有扩大,种地的农民也没有增加,怎么上交给国家的财赋会增加3倍呢?”
解扁还以为魏文侯欣赏自己的“政绩”呢,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便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我是让农民在冬天也不休息,有效地利用时间,上山砍柴卖钱……。”解扁讲个不停,忘乎所以,手舞足蹈起来。
魏文侯早已皱起眉头,生气地对解扁说:“我来间你,那些种田的农民春天时都干什么?”解扁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回答说:
“犁地、播种呀!”
魏文侯又问:“农民们在夏天时干什么?”
解扁答道:“锄草、施肥。”
文侯又问:“秋天时,农民们干什么?”
解扁答道:“秋天庄稼熟了,抓紧时间收割呀!”
魏文侯接着说:“正是这样,农民们一年四季里只有冬天田间没什么农活可干,才有一点休息时间,养精蓄锐,以利明年种好地。这个时候,你却逼着他们上山砍柴卖钱,这样一来,虽然增加了财赋收入,但是农民们一年四季就没有一点休息时问了!”
“这、这……。”解扁无言以对,脸红了。
魏文侯又接着说:“这不是把农民弄得疲惫不堪吗?到农忙季节,农民们哪里还有力气耕田,这不是杀鸡取卵吗?”
结果,解扁非但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被罢了官。
魏文侯常常教育大臣们要爱护老百姓。派到中山任垂相的大臣李克积极执行文侯关心老百姓疾苦的政策。
一次,李克发现苦陉县县令七交的财赋也增加了许多。李克认为这是苦陉县令多向人民收税的结果,便找来该县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听起来悦耳,但不合乎仁义道德,这叫做欺诈不实的言论,正直的人是不会相信的。”
苦陉县令点头称是,丞相说得对。”
李克又接着说:“陉县没有高山、森林,也没有沼泽,物产并不丰富,农民只靠种地生活,可是财赋却很多,这一定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正直的人是不会接受的。您还是不要向老百姓收取那么多的赋税吧!”苦陉县令听完李克的话,惭愧地低下头,于是取消了不该多收的赋税。
由于魏文侯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国家也日益富强起来。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