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20 12:57: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
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司马错
张仪答道:“秦与楚、魏亲善,发兵三川,堵住镮辕、缑氏的险塞,阻截屯留的羊肠坂道,魏国将切断韩国自南阳出兵南下的道路,楚国将进逼韩国的南郑,秦国则将往东进攻韩国的新城、宜阳,这样,兵临东,西二周之郊,声讨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之地。周室自知危急无救,一定会献出九鼎、宝器。这样,就可掌握九鼎重器、地图、户籍,控制周天子,号令诸侯,诸侯不敢不听命,这就可以建立王业。现在蜀国只不过是西部偏僻的小国,是戎、狄之辈,您兴师动众,疲困劳苦,却不会因此成就霸王之名;况且取得蜀地也无利可图。我听说:‘争名要在朝廷,争利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王室正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不争夺三川、周室,而去争夺戎、狄,这就离建立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我听说:‘想使国家富有,务必扩充土地;想使军力强大,务必使民众富有;想要建立王业,务必广施德政。具备这三个条件,王业即可随之而来。’现在大王地小民贫,所以我希望您从容易之处着手。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又是戎、狄的首领,而且正有内乱,秦国趁机进攻蜀国,如同豺狼追逐群羊一样。夺取了蜀国,可以扩充国土;取得了财物,可以富民整军;不伤害民众就可以征服蜀国了。所以攻下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尽取巴、蜀之利,而诸侯不会以为是贪婪。我们这么做一下子就名利双收,而且又有禁暴正乱的美名,现在进攻韩国,则将威胁天子;而威胁天子是个坏名声,未必有利,还会落个不义之名,何况这是诸侯所不愿意看到的,这太危险了。我请求讲明这个道理:周王室是诸侯的宗室;齐国是韩国的同盟。周王室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三川,两国必定会通力合作,通过齐、赵去求楚、魏解围,周把九鼎送给楚国,韩把三川送给魏国,大王是无法阻止他们这样做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我认为,不如攻伐蜀国,这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我听你的。”
于是秦出兵对蜀作战,十个月后占领蜀国。蜀国君主改王号为侯,秦国派陈庄到蜀作相国。蜀归属于秦国后,秦国更加强大富足,也更轻视其他诸侯国了。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