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坛记》和《查潘斗胜全传》
一九八五年夏,赴徐州参加第一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以徐州师范学院于盛庭同志之助,得见该院图书馆《时有恒先生捐赠藏书目》。其小说目中,有《双坛记》和《查潘斗胜全传》两书,向未见诸籍录。遂至该馆“时有恒先生捐赠藏书室”借阅。时先生公子热情接待,乃获一睹。
《双坛记》,全称《新出宜兴奇案双坛记》又名《新出奇异双坛记》,铁庵隐士著,凡二十回,分上、下两卷,分装四册,光绪辛丑(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小本,有图十六叶,正文半叶十七行,行三十字。首序,尾署“光绪辛丑天中月山左督学使者寓于愚园绿云碧水轩拜题并书”。钤“探花”、“阮氏”篆字方章两方。目如次:
上卷
第一回 迁宜 第二回 教徒
第三回 堂演 第四回 慕豪
第五回 兰拜 第六回 枭探
第七回 悬赏 第八回 计擒
第九回 充役 第十回 通情
下卷
第十一回 合欢 第十二回 御盗
第十三回 露奸 第十四回 酒谈
第十五回 藏尸 第十六回 浮坛
第十七回 官访 第十八回 私访
第十九回 义控 第二十回 签提
全书略谓:高邮人金大标,性刚力勇,以与朋友酒醉伤人,携妻张氏,避居宜兴,得宜兴青皮帮会员孙化龙之助,于宜兴开武馆授徒,识义士智气高并周小虎、周三。四人结为兄弟。因捉拿私盐贩子头目太湖黑面施老窝子有功,被收为马快,薛知县信赖有加,令其押施进省领赏。金妻张氏,行为不端,与周三勾搭成奸,为智气高识破。金归,值薛知县任满回省,新任知县疏之,久无差遣,生活困窘。离城六十里之大桃镇盗案屡发,智气高因荐金为该处团练首领。张氏与周三照前奸宿,终为金发觉。张、周遂起意杀害金。一日,金酒醉来归,撞破周、张奸情,周乃将金杀死,分尸藏于两坛中,沉入大江。后双坛为水手船篙带起。时薛知县也已重任荆溪知县,遂明查暗访,由智气高所得金大标托梦之四句诗,详出凶手乃张、周二人,于是派人捉拿周、张归案,而周三逃脱,投奔早从抚台衙门逃出之施老窝子。
末云,“擒周二之事详在二集书中”,二集未见。
《查潘斗胜全传》全称《新辑查潘斗胜香国绮谈》,题“阳羡铁庵隐士编次”,儿四卷三十回。分装四册,辛丑暑月上海书局石印本。首序,尾署“光绪辛丑六月初浣寓于味莼园西窗剑南白芙奇叟挥汗题”。正文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四字。正文之前有图六幅。目如次:
第一回 绮情幻蝶游香国
玉貌羞花访素琴
第二回 观音阁细评艳质
留香院初见佳人
第三回 女尼僧风月谈禅
豪公子金珠挥壑
第四回 情浓席上联花月
意合庵中效水鱼
第五回 留庵中续成诗句
听雨脚细作词章
第六回 思固宠劝吸鸦片
戒贪情委进良箴
第七回 萱帏训子明勋绩
香国勾魂寄丽笺
第八回 违母命偷赴留香院
咏竹枝戏作落花词
第九回 迷香巢挥金似土
上天竺拜佛求灵
第十回 疯僧证前因后果
查母行济难开赈
第十一回 凤篁岭虬翁赠宝
凤风山鸾玉留宾
第十二回 藏花馆摆酒成仇
渡仙舟求财设宴
第十三回 天竺参禅留静空
虎林评妓恋花丛
第十四回 大会群芳评甲乙
细题诗句别妍媸
第十五回 开花榜钱塘传佳语
会群芳申浦炫奇珍
第十六回 潘子病深旋沪棹
查慈疾笃返苏州
第十七回 得意评花殇病女
请医旋舍愧贤妻
第十八回 遭狮吼慨谈申浦妓
观龙舟独雇埠中船
第十九顺 舟宴谈珍龙影玉
酒樽试宝螭头钗
第二十回 大会名花观宝玩
争夸豪富斗奇珍
第二十一回 火浣布炉中试异
水分犀池内探奇
第二十二回 侠金珠同游沪上
纵情欲遍访青楼
第二十三回 凤梧堂赏花题句
龙华塔映日飞金
第二十四回 演三十六宫金用尽
卖七十二埠产嫖空
第二十五回 财散悔迟旋梓里
否来泰极痛萱萎
第二十六回 卖产业挂牌刻板
施粥米煮肉裁绸
第二十七回 贩米麦绿村放账
赠水银白浪穿舟
第二十八回 紫虬翁仙航救难
黄司账恶计谋财
第二十九回 众债主索银分产
暴贫穷卖宅缠兄
第三十回 性爱评花财产罄
谋生卖桧唱歌传
书叙乾隆间苏州查三、潘梅溪宿妓斗胜而至倾家荡产事。
末谓:后查三之兄见其受苦,尽悉物力艰难,唤回家中读书,就试入泮,中举,中进士,点翰林,领兵征服南蛮,荡平教匪,皇上论功封官皆在二集之中细说云,二集也未见。
作者铁庵隐士,宜兴人,其生平姓字待考,据《查潘斗胜》序,似又号灿花生。作序者,《双坛记》曰:“山左督学使者”;《查潘斗胜》署“剑南白芙奇叟”,然两序后均钤“探花”篆字方印,而且,《双坛记》并未涉申浦宿妓事,序却云:“来游春申浦上,……五光十色,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而攘往熙来者,风驰电掣,莫不以挟妓为□,……败产倾家者非一,忘身患病者更多,此时悔悟,已是噬脐莫及矣。”与《查潘斗胜》序“返棹过申,友人招饮,呼数十花伎侑觞,引歌度曲,宛款系情,遂是遍访名花,精求姹女,酒地花天,未至旬日而神疲志怠”之旨意正同,两书之序作者或为一人。
《双坛记》和《查潘斗胜》大旨要在劝戒。前者隶“公案”,但既不象中国古典公案小说先隐匿某些重要线索,使真凶扑朔迷离,以造成紧张气氛,也不似现代某些侦破小说,先让读者洞悉真凶作案,而赖抒写破案人员的步步紧逼或案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以扣人心弦。它介乎两者之间,想脱却“古典”气,却留有“古典”公案小说一如《三现身包龙图断案》等的通病——破案全仗鬼神;想创一条新路,可写真凶一望即知,写破案又偷工减料,因此,既失去了《三现身》那样的公案小说的紧张气氛,又无现代侦破小说那种扣人心弦的力量。语言也不见佳,唯写知县捕盗,竟全赖帮会势力,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某一个侧面。《查潘斗胜》于没落阶级纨袴子弟的堕落沉沦,揭露得尚深刻,然囿于劝戒之旨意,书末又写查三公子转变,二集且准备写查三改过从善,为官为将,光宗耀祖,终不脱三、四流小说的俗套。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