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者之墓
Colle dei Monterozzi位於塔奎尼亞的古城附近,它是一片廣大的意特斯堪墓地的遺址。一座臨時的土塚或者是古墓,由切割成的石頭牆圍繞著,依然可以在十九世紀看到,同時有一些土塚流傳到現在。這些土塚位於意特斯堪墳墓的頂端;由岩石切割成的樓梯進入墳墓,從外面的寬廣空間中進入下面黑暗、陰冷的墓室中。少數的墳墓裝飾著壁畫。
卜者之墓是一間長方形的小房間,由光滑的岩石切割而成的,它同時有著形似山形房間的天花板。牆壁和天花板磨光過、上膠泥,然後繪上壁畫,而流傳下來的畫保留著一種以鮮紅色爲主的鮮艷色彩。天花板建築的特色由色彩所強調,中央的樑是紅色,而傾斜的面是白色;後牆(面對著入口)的山形部份有二隻貓科的動物攻擊著一隻鹿,這部份的情景現在已經大部份損壞了。在山形牆的下面是一片由黑色、紅色、白色,和綠色條紋組成的橫條帶,然後是以白色爲背景的繪畫橫飾帶,一條紅色條紋代表著大地,人物站在上面;下面是一條白色條紋和一片通到地板的黑色護牆板。這些條紋延續到整個房間,用來連結橫飾帶上的繪畫情景。
跟其它希臘古代時期的壁畫一樣,藝術家首先用黑色刻上或者描繪上形狀,也常常把不同顏色的區域分開,然後塗上統一的顏料,再加上一些內部的細節。人物和物體的描繪並沒有全部符合三度空間的表現,但是藝術家試著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出題材,同時也注意到重要的細節。由大膽描述的線條,人物的相互關係和一種想要塡補鄰近空間的願望,明亮的色彩,和有力的情景產生了一種愉悅的效果。
後牆的中央有一條講究的門道——門楣、門方,和門框成不同的紅色,而釘頭裝飾成白色——這條門道也象徵著一個進入來世的入口:兩邊各站有或悼和吿別姿勢的男性。他們穿著白色及膝的短袖衣、短喪服、紅斗篷,以及長統靴。鄰近的空間畫滿了生長的植物和一隻鳥。
右面的牆上有三組人物,每一組構成一個單獨的景,但都在參加一個葬禮鬥技會或葬禮儀式。左邊是一位小男孩,穿著一件上面有黑點的短袖衣,帶著一隻折疊凳子走向一位留鬍子,穿著一件鬆垮的紅斗篷和長統靴的男性,而這位男性回頭從肩膀上瞪視著小男孩。這些人物透過他們的姿勢而連結在一起;在他們的脚中間蹲著一位極爲頹喪的小人物,用一件黑色的衣服覆蓋在他的頭上。在這一組人物的右邊站著一位留鬍子的男士,光著脚,在他的短袖衣外穿著一件黑紅色的斗篷,右手拿著一根彎曲的棒子或卜棒(lituus),他一度被當做一位卜者或是算命者,因爲這個理論而產生了卜者這個爲大家所公認的墳墓名字,但事實上他是一位裁判:他面對著兩位結實的摔角家,這面牆的中心人物,同時向他們做著手勢。這兩位摔角家的樣子緊張而有活力;他們靠向對方,頭部幾乎碰在一起,而他們的手腕抓在一起,好像在試探對方的力氣一樣。在他們中間放著一疊做爲獎品的靑銅碗;鄰近的空間畫滿了花和飛鳥。第二對摔角者出現在右邊;一位戴著面具的男士用皮帶牽著一隻兇惡的狗,這位男士的頭旁邊寫著「面具」(Phersu)這個字,他穿著一件黑色的短袖衣和紅色的束帶;而這隻狗正在攻擊著一位眼睛被遮住,拿著一根大棒子的男士。這一景和入口牆壁上,以及左面牆上的大部份繪畫都毀壞掉了,但是左面牆上的最後一位人物保留了下來,他是一位戴著面具往下直飛的男士。在這裏這位藝術家製造了一種很好的動感,同時在手足之間的空間上畫滿了植物和鳥。
卜者之墓的建造日期是西元前530年左右,其時用壁畫來裝飾某些墳墓的習慣已經在塔奎尼亞完全地建立了起來,同時藝術家們也能夠用一種成熟的古代風格來反應這些壁畫,這種風格反映出希臘黑色人物的花瓶畫,同時跟意特斯堪當代的陶器藝術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在這個時期,意特斯堪的藝術特別受了東希臘或愛奧尼亞風格的影響,同時我們也確知愛奧尼亞的藝術家在埃特魯亞定居下來和工作。愛奧尼亞風格的親密和愉悅的效果呈現在卜者之墓壁畫上的流動線條和肥胖的人物身上。畫這幅壁畫的藝術家可能有著愛奧尼亞的血統。可是這些屬於愛奧尼亞的成份跟往往是意特斯堪所特有的主題和細節混在了一起:人物穿的是意特斯堪的服裝;有象牙鑲飾品的折疊凳子常用在埃特魯亞;而卜棒是一種意特斯堪的權威象徵。爲死者而舉辦的鬥技會包括了古代時期從希臘引進的摔角,但也包括了一種上面提過,更殘忍的儀式。雖然在意特斯堪的藝術中很少有類似的作品,但這一幅壁畫一定代表著一種意特斯堪儀禮的形式或傳統故事中的習俗。寫在某些人物旁邊的字是用意特斯堪語寫的;而寫在一位戴面具的男士旁邊的「面具」這個字同於拉丁文中“Persona”,意指一副面具,演員,或者是他所扮演的角色,而這個字也因而傳入了一些歐洲的語言中,包括英語在內。要說明關於來生的宗敎信仰或者這些信仰對墳墓的建築方式或裝飾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我們不了解爲什麼一些富裕的意特斯堪家庭決定用壁畫來裝飾他們的墳墓,但是某些觀念像死者的住屋必須跟活人所熟悉的住屋類似,本來就存在從自然狀態的岩石中切割出一間房間和強調房間的建築特色的這個習慣中。所挑選用來呈現在墳墓壁畫中的一些主題包括了一些現世的歡樂,可能在某種意義上表達了一種死後繼續享樂的願望。但是這些壁畫和卜者之墓的壁畫一樣也常常描繪著一些爲紀念死者而舉行的葬禮鬥技會和葬禮儀式,也常常描繪一些哀悼的情景。
卜者之墓的部份與平面圖。
左牆上最後一人;戴面具垂直飛行。
右下圖/右牆上一男孩携折椅走向男子,哀悼之人蹲在中間。
卜者之墓後牆,門道與兩側哀悼之男子。
右牆上一位裁判,兩名角力男子,一位戴面具男士。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