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特斯堪藝術
女戰士攻擊希臘武士:塔奎尼亞出土意特斯堪石棺上的圖繪,現存弗羅倫斯考古學博物館。
意特斯堪人居住在意大利的大塊區域上,這塊區域北鄰亞諾河谷(Arno),東邊和南邊臨臺伯河(Tiber),西邊是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在古代,它被稱爲埃特魯亞(Etruria),包含了大片森林,極富農耕和採礦的潛力。意特斯堪的人種和語言親和關係現在已經不太淸楚了。根據古代所熟知的一個傳統,他們在西元前十二世紀左右從小亞細亞(Asia Minor)的西部遷入。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明確的考據來支持這種說法,但是意特斯堪語跟蘭諾斯(Lemnos)的愛琴島(Aegean island)上所曾經講的一種方言類似。兩種語言可能源自古代地中海的一種語言,或者意特斯堪人在早期把他們的語言帶至意大利。考古學家稱古意特斯堪鐵器時代的文化爲“維蘭諾瓦”(Villanovan),而在西元前700年左右以後的時期保留了意特斯堪這個稱呼。這種命名法強調了一種到現在仍爲一些學者所支持的理論,即意特斯堪人在這個時期才到了意大利。但是在這一地區有一個有力的延續連接了第八和第七世紀,而維蘭諾瓦文化現在普遍被當做是意特斯堪文明的真正先驅者,雖然在這一段時期中,埃特魯亞經歷過一次深度的改變。
在幾何時代(Geometric period),(參見古代希臘藝術),腓尼基(Phoenician)以及希臘的商人和移民在西地中海區開始活躍起來,同時在西元前800年左右跟維蘭諾瓦的村民有了接觸。從此以後,維蘭諾瓦人和他們的後繼者意特斯堪人,慢慢的溶入地中海文化的主流中。在西元前750年以前,希臘人在伊斯佳島(island of Ischia)建立了他們在意大利的第一個殖民地。到西元前600年建立了一系列的希臘殖民地,沿著南意大利的海岸,從那不勒斯到大蘭多(Taranto),同時圍繞著西西里島的東岸。腓尼基人據有西西里島的西部頂端部份,面對著非洲的迦太基,同時他們在薩丁尼亞島(Sardinia)也有殖民地。
希臘和羅馬的作家提到了一些早期屬於中部意大利的事件,但是意特斯堪人直到西元前第六世紀才出現在史實中。在那個時候,有著類似後幾世紀的社會、宗敎結構的城邦政治系統已經具體化了。意特斯堪的國王統治著羅馬;意特斯堪人在坎巴尼亞(Campania),波河河谷(Po Valley)底部和科西嘉(Corsica)建立了殖民地。這是他們最強盛的時期,但是在第六世紀末,第五世紀初他們被趕出了羅馬,同時在海上和陸上也被鄰近的希臘人擊敗。
在西元前第五和第四世紀中,希臘艦隊偶而會掠奪意特斯堪人的海岸區。在埃特魯亞的南部,新興的羅馬共和國逐漸強盛,而北邊居住在波河河谷的高盧人(Gauls)定期地攻擊亞平寧山(Apennines)的南邊區域。處在這些危險中,意特斯堪的城邦仍不能有力團結在一起。維伊(Veii)和其它城市跟羅馬間歇但激烈的交戰著,到西元前280年他們可能都成爲羅馬共和國支配的聯盟了。
在這以後,意特斯堪人繼續享有一些地方自治,但逐漸地他們都溶入羅馬世界中。在西元年89年,他們被賦予羅馬公民權。到西元前第一世紀末期,他們的語言被廢棄,同時他們的文化跟羅馬帝國的文化溶合在一起。
傳說中有十二個城邦,這些意特斯堪的城邦是自治的。這些城邦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邦,由共同的語言和宗敎(一直對埃特魯亞有著深遠的影響)所聯結,但經常遵從他們自己的主張。在早期這些城市是由國王來統治的,但到了西元前第五世紀權力移轉到富有而獨斷的貴族階級。
這種政治和社會結構對埃特魯亞境內的藝術發展和有遺留證據的藝術類型有很深的影響。城邦的獨立性釀成當地藝術形式上一種迷人的分歧。貴族是有才能的藝術贊助者,同時習俗要求出身望族的男性和女性安葬在華麗的墳墓中,用第一流的私有物品陪葬,而這些物品有些遺留了下來。
意特斯堪藝術的風格·維蘭諾瓦人是有才能的藝匠,他們用幾何圖形,有時用原始具象主義(representational)的情節,來裝飾陶器和靑銅器。在西元前第八世紀時,他們開始模仿從腓尼基和希臘商人處得到的物品,但一直到西元前700年左右,傳統的意大利形式仍是主流。
在接下來的100年間,意特斯堪人因金屬礦的外銷而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繁榮。因爲希臘藝術正處在東地中海區主文化的影響中,所以有著東方風格的希臘物品和一些來自小亞細亞,腓尼基城,塞浦路斯,和埃及等異國風味的物品賣到了埃特魯亞。埃特魯亞人模仿這些進口的物品,藝匠爲他們那些高貴的贊助者製作一些更優秀的東方風格的裝飾物品(約西元前700年~600年)。
在古代風格期(Archaic style,約爲西元前600年~475年),希臘的藝術靈感在埃特魯亞境內流行;科林斯式、愛奧尼亞式,和雅典式的風格依次主導著意特斯堪城邦的品味,而這些城邦本地的藝術風格在當時是非常個人化的。城鎭規畫被引進了,紀念性的建築、大型雕刻和繪畫牢固的發展成主要的藝術形式。古代風格的華麗反映出意特斯堪人國力處在顚峰時的自信。
隨著希臘人在波斯戰爭中的勝利,古典風格(Classical style)出現在希臘。到這個時期,意特斯堪文明已經開始末落;跟希臘的貿易衰退了,同時意特斯堪人對古典風格(約西元前475-300年)接受的也很慢。古代風格的藝術形式延續了下來,而意特斯堪的藝術家怯於採用早期希臘古典派藝術那種嚴厲、理想化的風格。而對晚期古典風格那種較寬容的作風,他們比較能全盤接受,同時在西元前第四世紀,這種風格零星的在埃特魯亞境內復甦。
亞歷山大逝世以後(西元前323年),希臘世界伸展到東地中海區,同時優雅的希臘化風格(Hellenistic)藝術興起(約爲西元前300年到西元前第一世紀),這種風格試著表現出感情同時強調戲劇化的動作。羅馬成爲地中海世界的首都,同時逐漸地助長了希臘化風格的文化。政治上不再獨立的意特斯堪人採納了這種風格,但是保留了一些區域上的特徵。
在長達七世紀的個人藝術表現中,意特斯堪人依賴著,主要來自希臘的外來靈感。因此埃特魯亞藝術主要風格的名稱跟希臘的是統一的。但是當希臘風格,反映著他們歷史、社會、知性的背景從根本上成長時,意特斯堪人接受外來的形式卻不見得會全部接受它們的內容。在藝術史上,很難再找到一個像意特斯堪人不斷借用希臘風格的例子,但是他們不是膚淺的模仿者。他們對希臘視覺藝術的美感受力很強,同時證明了他們自己是有才華的藝匠。他們採用希臘藝術的形式、風格、主題、甚至細節,但經常是有所選擇的,然後把它們改編適應意特斯堪的風格,通常是單一城邦的風俗,來表達一種意特斯堪的品位。
建築·意特斯堪人採用了希臘在意大利殖民地的格子狀街道,但是典型的城鎭規畫卻很難用在埃特魯亞一些從維蘭諾瓦鄕村成長出的老城市上。採用典型規畫的一個例子是建於西元前六世紀末,接近波隆那(Bologna),位於馬沙布圖(Marzabotto)的一處殖民地。它有一條正北、正南走向的街,跟三條寬度相近的街道垂直相交,這些街道的側面都有排水溝。城的其它部份是比較小的格子街道。爲宗敎儀式而建的建築物位於鄰近的山頂上,同時墳墓,按照意特斯堪的習俗,建在居住區的外圍。
在意特斯堪人的整個歷史中都顯出了他們對來生的深度關切。許多意特斯堪人的墳墓是真正的死人城市——他們的遺址有待召喚出來。這些墳墓隨著地區、年代而不同,主要看當地的葬禮是盛行埋葬或火化。有些墳墓是由岩石切割成的房間,可由平地拾階而入,或者由一面從懸壁上刻出的正面的入口進入。其它的墳墓是由石塊建成的,有的是在路上面,有的是部份埋在地底下,像大古墓(tumuli)一樣,它的鼓狀塑造物是從岩石切割成的,同時加上一些石造建築。石造建築用在早期的人造拱形圓屋頂、人造拱門、和人造圓頂上,而真正的桶形屋頂是建於希臘化風格時期。
早期的石造城牆有方形的石塊,按一定的層次放置;而晚期的城牆建造成多邊形,希臘化風格的浮雕顯出城牆上有角樓、樓閣,及拱形的城門。這種城門,有時有刻在浮雕上的人頭裝飾,和大城牆延伸的範圍經常是意特斯堪遺址上最醒目的紀念性建築。
對房子外部的圖形,我們知道的很少,雖然墳墓的正面和一些特別是骨灰箱上的描述。可能反映著這些房子的外觀。例子顯示出每一個正面有一玄關和一些圓柱,同時有第二層樓。弗羅倫斯(Florence)的考古學博物館中的一件骨灰箱上描述一座石屋,有著精美的石造建築和拱形通路,通路兩側是壁柱。
對意特斯堪房子的地面規畫,我們知道的多些。維蘭諾瓦人居住在通常呈橢圓形架構的小屋中。在馬沙布圖,房子成直線型式排列,但沒有統一的規畫,雖然有一些房子的房間圍繞著一片中央庭院,由街上一條通路進入。第六世紀同時代的墳墓反映出一種較複雜的房屋構圖,有一條通路走廊,每一側有一間房間,同時有一間中央大廳導向三間後面的房間。較晚期的墳墓有時會在大廳兩側建一些房間,這種排列類似龐貝的房子。也有證據顯示這種大廳或者中庭(atrium)有時會有朝天的開口,這種發展在希臘化風格時代就有了,同時跟古代的意特斯堪人有關連。
墳墓中呈現出許多家庭內部的特徵,通常著色鮮明。樑頭呈多利亞式風格,或者是伊歐里斯式(Aeolic)風格柱頭的圓柱支撑著,同時有些天花板裝飾著鑲板。門口上有巨大的楣和斜柱,有些門有堅固的架子,上有金屬栓和把柄,窗戶是方形的或者弓形的。
意特斯堪的寺廟建築連結了希臘的形式,而在材料的運用和地面規畫上,意特斯堪人修改了希臘的形式來符合他們自己宗敎上的需求。意特斯堪人典型地只用了石頭做爲廟的地基或地基矮牆(Podium),牆壁是用沒燒過的磚建的,上面覆蓋著膠泥,而圓柱和樑是用埃特魯亞盛產的木材建的。上層建築露出的木質部份用赤陶飾板保護著。寺廟的赤陶製品和下層的石頭建築往往流傳下來成爲我們了解意特斯堪建築物的最好證據。
不同於希臘寺廟的形式,典型意特斯堪寺廟的地基矮牆通常是方形的,只有前方有一段階梯進入。寺廟的前半部是一座兩排各有四支圓柱組成的長玄關,後半部有三間房間或者內殿(Cellae),房間的門朝著圓柱間空出的方向開著。另一種排列是把一間內殿排在二間邊廂中間,門朝前方開。圓柱傳統上是木製的,沒有圓凹槽;柱頭類似多利亞式,有圓墊和方形柱頭板。
巨大的木樑和懸掛高處的屋簷使他斯堪(Tuscan)地方的廟宇顯出一種頭重脚輕的外觀,而著色鮮明的赤陶裝飾加強了這種感覺。橫樑爲赤陶平板所覆蓋,平板上有重複的淺浮雕花樣,而棟樑的末端和頂樑爲飾板所覆蓋,飾板上常有深浮雕的裝飾。寺廟的屋頂上蓋著瓦片,瓦片在屋簷處重疊的交點爲裝瓦片所覆蓋。雕像或半身雕像(Acroteria)可以安放在山形屋頂上,或沿著棟樑安放,但跟希臘人不同,意特斯堪人空出山形屋頂,不安放任何雕像,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希臘化風格時代。
意特斯堪人也建造內有一間內殿、兩支圓柱的廟宇;模型和墳墓的正面,顯示他們用了有凹槽的圓柱和愛奧尼亞式柱頭(Ionic capitals)。對其他埃特魯亞的公共建築物,我們知道的仍然很少,雖然有遺留下來的石製平壇,以及拱廊模型和無支架的樓塔作爲例子,其中有精細鑄造物的平壇可能是用來接受「鳥卜」(tuspices)的。早期的橋是木製的,安放在石基上,而弓形石橋是希臘化風格時代建造的。
雕刻·維蘭諾瓦人用泥土和靑銅來製造他們熟悉的物品和原始的小雕像模型。他們的人物塑像頭部大,容貌不淸楚,腿部瘦弱而分叉,而他們製造的鮮活的動物模型常讓人想起希臘幾何時代的型式(Geometric types)。
在東方化時代(Orientalizing period),來自東地中海和希臘的精美彩色陶器、象牙、貴重金屬、靑銅、和陶器製品進入埃特魯亞,這些進口製品中,有些被刻成或塑造成圓形,其它的用淺浮雕裝飾。意特斯堪的藝匠熱烈地模仿這些物品,製造一些裝飾豪華的物品作爲個人或者家庭用。他們描寫怪物、奇特的男性、和穿著適當的女性,這些描寫通常出現在一小塊擁擠的空間內,而且經常有著一些出名而精心描述的細節。作品中常摻雜了外來的題材,有時也加上一些意大利的題材,來製造一種折衷的意特斯堪式東方化風格。
在秋西(Chiusi)發現了一種可能受了本地啓示的雕刻形式。死者的骨灰經常放置在蓋子成人頭形狀的容器中,雖然有些作品意欲傳遞一種個體性。
接近這個時期的末端,大型雕刻出現了。來自塞唯特瑞(Cerveteri)坐著的人物像,是用赤陶精細塑造的,有些高20吋(50公分)〔羅馬,開普特林博物館,(Palazzo dei Conservatori);倫敦,大英博物館〕。來自維特隆尼亞(Vetulonia)的石頭雕像,成粗製的圓雕,接近實體大小(弗羅倫斯,考古學博物館)。石頭墓碑上有淺浮雕或者刻的人物,有一座石碑上有意特斯堪語中採用的希臘字母刻的銘文。
特別要注意的是意特斯堪人習慣上對雕刻材料的選擇。不同於希臘的傳統,意特斯堪人通常保留石頭,主要是當地的石頭,作爲葬禮建築物用。靑銅器用來鑑賞同時做爲獻給神的貢物,也用做家庭物品和個人擁有物,這種靑銅器通常有很高的藝術水準。赤陶適合做建築上的裝飾,用做石棺、骨灰罐、和奉獻物。
新的雕刻形式在古代時期傳人埃特魯亞,同時雕刻家的能力迅速的發展著。他們沿用希臘化風格的格式但夾有當地的風格。在塔奎尼亞,石頭平板上刻有淺浮雕,有時有故事體的描述。在瓦西和其它的中心,怪物、動物,以及人類的石頭雕像被安置在墳墓外面當做保護人。一件人馬獸的雕刻品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羅馬,吉歐利亞市(Villa Giulia)〕。這座裸體的男性雕像起源於早期的希臘古代風格,它有一個大的頭,凝視的雙眼,強壯的雙脚,成一種靜止的正面姿勢。
一開始,希臘古代風格的靑銅人像顯的有點僵硬,強調直的線條,但這些人像很快就有了新的描寫和活力。一些爲人熟知的神的鑄造小像出現了,同時常用造形活潑的戰士、運動家、舞者,和其它的人物來裝飾數量增加的家用靑銅製品。強調富表情的細節,如頭或者手,是意特斯堪人的特色,而流動的線條,長頭和豐滿的軀體則顯出愛奧尼亞式的風格。
有雕花細工的靑銅薄片用來裝飾家具和木製物品,例如在蒙特里昻(Monteleone)發現的一輛華麗的戰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的作品是用赤陶燒成的——出自塞唯特瑞的一些石棺是傑出的例子,它們的形狀像床,蓋子上躺著微笑的夫婦(羅馬,吉歐利亞市;巴黎,羅浮宮)。
用赤陶裝飾簡單的寺廟出現在希臘古代時期的中期左右。接著有用模子製造圖案不同的裝飾屋瓦。這些圖案有些是用貝殼形圖案圍繞著的頭,其它的則描繪整個人物。而淺浮雕橫飾帶上重複描述著幾組神或人和一些生動的騎師。可是更有名的是一些深浮雕的圖案和用圓雕塑造,安置在屋頂上的雕像,這些雕刻家,受到希臘古代風格晚期成就的激勵,創造了一些能表現動作和情感的自然主義人物。出自西維他·卡斯特拉那(Cività Castellana)戰鬥的勇士含蓄的表現出他們的精力,而相關的細節部份用顏色表現出;而出自維伊(Veii),昻首闊步的阿波羅則表現出一種潛在的威脅(兩件作品現都藏在羅馬的吉歐利亞別墅)。維伊區的雕刻在古代很有名,而羅馬人記住了維伊的瓦卡(Vulca)他在西元前六世紀末,在羅馬裝飾了一座寺廟,同時他也是我們唯一知道名字的意特斯堪藝術家。
一直持續到西元前第五世紀,還有幾處意特斯堪的中心製造著希臘古代風格的作品。這種風格很明顯的出現在秋西區(Chiusi)石棺上的淺浮雕、骨灰箱,和其它紀念性建築物上,或是波隆那的石碑上(秋西,考古學博物館;波隆那,考古學博物館)。這些作品的風格活潑、設計簡單,而且常常描述日常生活的種種層次。雖然意特斯堪人對描述人體細部的組織變得比較有興趣同時接受了理想化的傾向,他們並沒有全盤消化早期希臘古典派雕刻的嚴謹風格。一件骨灰罐的頭形蓋子顯示出這種與個人無觀的表現法;這是一個希臘化風格和本地藝術形式結合的例子(弗羅倫斯,考古學博物館)。古典風格在埃特魯亞的發展可以從一系列靑銅和赤陶的貢奉小雕像中看出。男性要不是裸體,就是常常披一件意特斯堪式的斗篷或穿上軍事配備,而高貴的女性常是盛裝。多地(Todi)的戰神,是少數留存下來的大型靑銅雕像作品中的一件,說明了埃特魯亞晚期的古典派風格。這是一件優雅値得看的作品,描述一位沈思的年輕士兵,重心放在一條腿上,安穩的站著(羅馬,梵諦岡博物館)。許多當代用的靑銅器和它們構圖良好的人像組所形成的鑄造部份,如把柄或脚,同樣有著出色的特質。
在希臘化風格時代,寺廟裝飾又復興了起來。這時期最重要的特色是在山形牆上佈滿了雕刻。這些雕刻描述著極度緊張的時刻,同時呈戲劇化姿態的柔和人像也出現了。這些靑銅器包含了奇特、拉長的小雕像,經常是牧師、強壯的男性,和優雅的女性雕像。有一些人物穿佩著時髦的衣服和珠寶,但其他的人物是裸體的,他們的小頭和仔細整理過的頭髮放置在纖細的身體上。
在塔奎尼亞周圍的地區依然割雕著石棺;秋西持續著骨灰箱的製造;同時在福特拉(Volterra),用當地的雪花石膏來製造華麗的骨灰箱〔(現存於福特拉,瓜那西(Guarnacci)博物館)〕。許多這類作品上的浮雕描述著希臘神話中的故事,常常是暴力的,或描述分離的情節——死者動身準備往冥府的旅程。躺在蓋子上的人物往往有種漫畫式的誇張容貌。可是這些作品也經常只是純粹的雕像,伴有銘文記載著名字、家庭、年紀,和意特斯堪貴族的官職。
繪畫·幾乎所有大型的希臘繪畫都毀壞了,但是我們可以從陶器繪畫的風格中追溯出他們繪畫的發展。希臘的繪畫藝術對意特斯堪的多彩壁畫有很深的影響,這種壁畫從羅馬時代以前的古典派世界流傳下來最多的一種壁畫。意特斯堪的壁畫能流傳到現在是因爲一些意特斯堪中心的地下墳墓有壁畫裝飾。這種藝術形式可能有宗敎上的用意:永久維護葬禮儀式的功效和在死者居住的地方重新創造一種熟悉的生命環境。
埃特魯亞最早繪有壁畫的墳墓是維伊的達克斯墓(Tomb of Ducks)。牆上是單純的紅色區和黃色區,由紅色、黃色,和黑色的橫條帶來區分,橫條帶上有一排鳥昻首闊步著。這些顏色和繪圖讓人想起西元前第七世紀,呈現次幾何時代風格(Subgeometric style)的陶器。在同樣位於維伊的坎伯那墓(Campana Tomb)內側通路的側面有繪畫的情節,這幅畫抛棄了自然的色彩和比例,在每一寸可用的空間上畫滿了動物或花朶的圖形。
在塞唯特瑞發現了早期繪有圖畫的墳墓,同時在大墓地和住家區都發現了繪有圖畫的赤陶飾板,這證明建築物上,如墳墓、有壁畫存在。有兩組作品特別突出,都在一個明亮的背景上塗上了黑色、白色、棕色,和紅色/或紫色。屬於第六世紀,這五片波卡內拉(Boccanera)平板受了科林斯式花瓶繪畫的影響。平板上描述坐著的獅身人面獸,和呆板站立著人物,透過他們的姿勢而連結在一起(倫敦,大英博物館)。坎伯那(Campana)飾板(巴黎,羅浮宮)比較流暢的線條顯示出愛奧尼亞式的風格。飾板上引入了動作,同時人物周密地相互關連著。不管這些人像是代表人或神,穿著的細節和象徵的表現是屬於意特斯堪的。
從希臘古代時期中期到希臘化風格時代,塔奎尼亞是墳墓畫最偉大的中心。壁畫的技巧普遍被使用著——在岩石切割成的墳墓的牆壁上覆上一層薄膠泥,繪上或刻上圖畫的輪廓,然後在膠泥還沒乾的時候塗上色彩。有一些畫可以在墳墓中看到;另外一些則展示在塔奎尼亞的國家博物館中。
古體畫(Archaic painting)有一兩度空間的平面,畫的圖案根據人物的關係和所用的色彩而決定。頭部是側面描繪,肩膀常用全面描繪,而腿部又是側面描繪。藝術家們用同一的塗料塗在輪廓上,然後加上一些內部的細節。調色中加入了綠色和藍色,同時也用了不同色調的色彩。
意特斯堪的繪畫充滿了豐富的生命層次,完全反映了他們此時的信心,葬禮的主題,如宴會和運動比賽,一再重現,但也有其它的生活層面出現。只有公牛之墓(Tomb of the Bulls)西元前540年~530年的後牆是全面裝飾過的。它的主景是描述一則希臘史詩的故事,但也有一些性愛的主題。在卜者之墓(Tomb of the Augurs)的四面牆上描繪著關於葬禮儀式和運動的題材,有些人像追憶當代黑色圖像(Black-figure)的花瓶畫風格。狩獵和漁獵之墓(Tombof Hunting and Fishing)呈現戶外無憂無慮的情景,玩戲法者之墓(Tomb of the Jugglers)則描繪一位主角觀看一場爲他表演的戲法。而男爵之墓(Tomb of Baron)描述膜拜或敬禮時的寧靜時刻。在一些屬於古代時期(Archaic)晚期和古典時代(Classical)早期墳墓的末端牆壁上有宴會的情景,而邊牆上附隨的音樂家和舞者說明了古意特斯堪人有名的表演藝術。在豹之墓(Tomb of Leopards)上,三張大臥床的每一張上都躺著兩位人物,同時有裸體的男孩斟酒。華麗的餐室之墓(Tomb of the Triclinium),西元前470年左右的邊牆上有精美圖案,上有七弦琴彈奏者,橫笛吹奏者,和活躍的舞者,他們的衣服強調著動作。這種圖形展現了一種新的能力,常見於古典時期初期的阿諦加(Attic)紅色人物陶器上。
在這個時期,墳墓畫的習俗傳佈到內陸秋西地區和其它的中心。在古典時期,塔奎尼亞只有少數的墳墓有壁畫,但到了西元前第四世紀,這種壁畫藝術有了決定性的發展。陶器繪畫和靑銅雕刻的繪圖風格引出了立體的空間,空間中重疊的人物成整組式的展現,他們的頭和身體常常只露出四分之三的姿勢,而且是按照遠近法畫的。這些技巧也用在大型多彩畫的繪畫中,畫中加上了陰影和強光來表現體積:藝術家們也關心明亮區和黑暗區的對比:來自塔奎尼亞的一座石棺上的一位希臘人格鬥著女戰士(Amazon)的情節(弗羅倫斯,考古學博物館),說明了古典時代晚期對透視畫法和色調的處理。這幅畫可能是一位在埃特魯亞工作的希臘藝術家所畫。
希臘化風格的墳墓繪畫,如同其它的意特斯堪的藝術形式所表現的,表現出一種頹喪的氣氛和對死亡的偏見。畫中出現了可怕的鬼神,經常護送死者到冥府,同時一種審判的觀念也很明顯。可是在塔奎尼亞的盾墓(Tomb of the Shields)中的繪畫普遍呈現著強烈的家庭情感,畫中出現了幾代的人在一起舉行宴會,藝術家嘗試表達出個體性而在肖像的旁邊寫上名字。有時候會表現出市民的驕傲(Civic pride)如在瓦西(Vulci)的法蘭西斯之墓(Francois Tomb)的一幅壁畫,描述拯救一些出名的意特斯堪囚犯和謀殺他們的拘禁者,或者是一幅穿著正式服裝貴族的肖像畫〔羅馬,托羅尼亞(Torlonia)博物館〕,這些畫讓我們想起意特斯堪人對他們光輝的過去,以及他們對羅馬儀禮上的貢獻的自我回顧。
次要藝術·由於缺乏木頭、皮料、紡織物,或者其它容易毀壞的原料所製成的出色成品,我們必須從意特斯堪人的陶器和金屬製品中來評斷他們的次要藝術。由於個人的擁有物和家庭用品是放置在墳墓中,所以有相當數量的物品能夠流傳下來,對主要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評論。
傳統的維蘭諾瓦陶器有一些意大利鐵器時代所特有的形式——把刻上的裝飾燒成棕色或黑色。在西元前第八世紀中,他們也開始抄襲希臘幾何時代進口品的形狀、色彩明亮的效果,和漆成紅色或棕色的圖案。到西元前700年時,當地的陶器家開始模仿黃色或淺黃色的科林斯式器具,他們用暗色來裝飾這些器具,有時描述一些從東方化(Orientalizing)器具上取材的怪物、動物,或者人物圖案。
意特斯堪人在陶器上的主要貢獻是一種黑色、光滑的布卡羅(Bucchero)陶器,這種陶器出現在西元前第七世紀中期以前。有時候他們採用有雕刻裝飾的維蘭諾瓦式樣,但是模仿希臘陶器式樣的作品增加。模型做的裝飾被加在作品上,特別是加在金屬花瓶的模仿品上或是雕刻的象牙作品上,同時用滾筒印來印上一些重複的圖案。到了希臘古代時期,布卡羅陶器變得笨重而且裝飾過度,終於在西元前第五世紀中停止了製造。
科林斯式黑色圖像進口器具持續主掌著意斯堪的市場一直到西元前550年左右。接著愛奧尼亞式的影響力變得很明顯,而愛奧尼亞的技匠甚至到埃特魯亞工作。他們最出名的作品是一系列在塞唯特瑞製造的開瑞坦水罐(Caeretan hydriae)。雅典的陶器製造家製造專門銷往埃特魯亞的物品,同時隨著他們製造出色的黑色人物和紅色人物陶器的銷售量增加,他們壟斷了這個市場。而在同時間,意特斯堪的陶器製造家也製造一些希臘樣式的黑色圖像花瓶。上面的畫很少有優美的,但通常很大膽,而且有著活潑的人物。
意特斯堪人對眞正繪製紅色人物的技巧接收的很慢。雖然他們明瞭古典時代早期描繪技巧的發展,但一開始他們是在黑底上把人物塗成紅色。到了西元前第五世紀末期才開始製造精美的紅色人物花瓶,這些花瓶嚴格地追循著阿諦加風格,主要製於瓦西和西維他·卡斯特拉那。南意大利的派別也影響了意特斯堪在西元前第四世紀時的陶器,而這時北部的城市,包括福特拉已經在製造紅色人物的器具。上黑釉的陶器流行了起來,同時在希臘化風格時代,埃特魯亞中部製造了一些樣式複雜,塗成銀色來模仿金屬的陶土花瓶。
希臘人稱讚意特斯堪的金屬製品,特別是他們的黃金製品和靑銅製品。靑銅用在種類廣泛的物品上,從珠寶到盔甲,從馬具到家用家具。技匠遵循著當代的技術發展和藝術風格,來鎚打靑銅,作敲花細工,鑄造和雕刻。
陶器樣式,特別是那些用來斟酒的陶器,被複製成靑銅作品。從杓子、過濾器、大燭臺、香爐、火盆和附隨的裝備,以及其它種類的家用器具都是靑銅製的,而且常常有精美的裝飾。靑銅製的個人物品有男人的頭盔、盾牌、盔甲、和製造精美的女性梳妝用具。這些物品有手飾盒,裡面有梳子、雕刻的粉盒、細緻的香水瓶,和附隨的香水栓,橄欖油瓶,以及一組精巧的手鏡,手鏡的背面刻有神話和風俗畫的情景。
在奢侈品中,有切割過的琥珀和象牙,前者主要用在珠寶上,而後者製成杯子、梳子,和盒子,彩色玻璃製成念珠,胸針,和香水瓶。半珍貴的石頭被切割用在環狀飾物和珠寶上,金和銀用在杯子、罐子,特別是珠寶上。
意特斯堪的珠寶以技巧出名,特別是黃金製品上製成粒狀的技巧。在西元前第七世紀時,意大利的式樣和東方化的圖案混合在意特斯堪的珠寶上,但稍後遵循著希臘的風格。胸針、扣針、戒指、手環、耳環、髮帶、釦子,和其它佩件是按照當時的藝術風格,優雅地製成的這種風格,顯示出意特斯堪的貴族在他們繁華的幾世紀中所講究的品味和誇示。
結論·現代的藝術史家對意特斯堪人在視覺藝術上的成就有著不同的結論。有些史家認爲他們只是剽竊者,採用希臘的樣式而少有創新,技巧也很普通。其他的史家則注意到他們是如何的薰陶了鄰近的意大利人,相信他們有特別的感受力和技巧。
兩種極端的看法中都顯出了部份事實。在視覺藝術上缺乏一個實質的意大利傳統,意特斯堪人在他們長遠七世紀的獨立藝術發展中受到了希臘風格的啓迪。但是缺乏希臘藝術的歷史和知性背景,意特斯堪的藝術家常常無法回應希臘的觀念,而製造出一些低品質,爲希臘世界所不能接受的作品。意特斯堪的藝術自然不能與希臘的藝術並列,但是它的成就使它超越當時的意大利文化,而讓後人從希臘的標準來評斷它。意特斯堪人對希臘藝術的先例是做選擇性的挑選,但是當他們的藝術家小心地追循這些先例時,他們可以跟這些希臘的典範匹敵。當他們接受希臘的樣式和風格但把它們改編適應意特斯堪的習俗和品味時,他們會巧妙地把這些東西轉換成他們自己的,甚至產生出新的藝術形式。所以意特斯堪人也應該在視覺藝術史上佔有一個介於希臘和羅馬之間中介者的重要地位。得利於他們本土富裕的資源,意特斯堪人歡喜的迎接同時代的希臘文明。在羅馬早期的發展中,鄰近的意特斯堪人是一個公認的文化泉源,同時他們也介紹了許多希臘的形式到羅馬。
參考書目
Boëthius,A.Etruscan and Early Roman Architecture,Harmondsworth(1979).Coarelli,F.(ed.)Etruscan Cities,London(1975).Haynes,S.Etruscan Sculpture,London(1971).Heurgon.J.Daily Life of the Etruscans.London(1964).Moretti.M.and Maetzke,G.The Art of the Etruscans,London(1970).Pallottino,M.Etruscan Painting,New York(1952).Pallottino.M.The Art of the Etruscans,London(1955).Pallottino.M.The Etruscans,London(19 5).Richardson,E.Etruscan Sculptures,London(1966).Richardson.E.The Etruscans,their Art and Civilization,Chicago(1964).Sprenger.M.and Bartoloni.G.Die Etrusker:Kunst und Geschichte,Munich(1977).
文中所提及的地名位置圖
一座意特斯堪城門:亞口門,位於福特拉。
亞勒翠一間重建的意特斯堪寺廟,羅馬吉歐利亞市。
瓦西出土火山岩石雕人馬獸;高76公分,西元前第六世紀早期作品,現存羅馬吉歐利亞。
西維他·卡斯特拉那出土的赤陶交戰人像組;現存羅馬吉歐利亞。
多地出土靑銅戰神像;高42公分;約西元前400~350年,現存羅馬梵蒂岡博物館。
布卡羅罐,上有塑造、橫印和壓印的裝飾。
巴波瑞尼墓中的金扣,巴勒斯崔那出土;西元前七世紀;現存羅馬吉歐利亞。
金珠裝飾的耳環和戒指;西元前七至六世紀,現存倫敦大英博物館。
-
- 陈胜吴广起义是借谁的名义
- 秦王扫六合, 一统全国, 用兵日久。统一之后, 又北修长城, 以抗匈奴; 南伐百越, 以振国威。再加之大修阿房宫、始皇陵, 开凿驰道,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