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特雷特維格祭典車
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賈登堡(Judenberg)附近的史特雷特維格(Strettweg),保存了一套早期鐵器時代(西元前七世紀)遺留下來,充滿獨特性的「宗敎劇本」(religious scenario):一輛靑銅四輪車,上有許多人和動物的銅像,是在一個土塚下的火葬墳場發掘出來的。同時出土的器物還有:銅瓶,馬具,靑銅與鐵鑄的武器,和工具。在莎茲坎門古特(Salzkammergut)西方31英里(50公里)的地方曾挖掘出哈爾斯塔特文化(Hallstall Culture)在西元前七至五世紀期間的族葬地。除了「祭典車」(cult-wagon)之外,上述各種器物都吻合了哈爾斯塔特文化的特徵。哈爾斯塔特賴本地鹽礦爲生,史特雷特維格却得以進入史提里安(Styrian)山脈採擷金屬礦物,或許因此出土文物較爲豐富。
「祭典車」的主角是一位「女神」。一組引人入勝的畫面環繞着她對稱展開。女神站在一個有十一輻條的輪子上,輪子嵌在車座的板子上。她身高9吋(22.6公分),是其他人像的兩倍高,藉以顯示她的「神聖性」。除了一條腰帶,全身赤裸,頭頂軟墊。她雙手高舉,撐住墊子上的一隻淺碗。這隻碗另以四條靑銅絞成的支柱撐持,用以暗示碗的重量。四個頭戴圓錐形盔帽,手執卵形盾牌與標槍的武士,前後簇擁著女神。他們的後面,站著一個揮斧的男子和一位伸手懇求的婦女。前方與旁邊兩個看不出性別的人像抓住一頭雄鹿的大犄角。所有的人都是裸體的。車板接連輪子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個牛頭。這裏頭沒有鳥,倒是令人感到意外。
史特雷特維格群像容或獨特,容器置於輪上,群像——通常是鳥——環擁的安排,却是早已有之。從丹麥到波西米亞,都曾發現過這些靑銅時代晚期的作品。巴伐利亞北部,亞丘浩蕭森(Acholshausen)火葬墳場出土的器物中就有一個小的範例。在哈爾斯塔特文化鐵器時代也鑄有牛,馬,鳥,男人(沒有女人)的小像,通常附在靑銅容器之上,不過論技術或肖像細節的表現,都無法與史特雷特維格「祭典車」相提並論。
義大利的靑銅像附在三脚臺或家具上,却沒有一個比得上「女神」。這尊高大,苗條人像的身材,比例,必然襲自一組武士群像,或在奧林比亞最爲有名的早期宙斯像。奧林比亞出土的一尊西元前七世紀的宙士像和「女神」驚人的相像。那個時代的匠人遊走四方,史特雷特維格的馬匹或許跟希臘晚期幾何派的工作坊有關。
奧地利南方,傑梅恩列邦恩(Gemeinlebarn)發掘的一座西元前七世紀的酋長墓裏頭,就有一個漂亮的水瓶,上面泥製的「戲劇場面」也和「祭典車」一樣。
史特雷特維格群像不是狩獵或犧牲祭典的場面,而是「持瓶女神」或豐饒的象徵。後期住在鄰近的沙爾茲巴克(Salzbach)的塞爾特人崇拜埃拉庫拉(Aeracura)。這位女神頭上有象徵豐饒的角,或抱着滿籃的水果與一位揮棒的男神有關連。種種詮釋可以說個不完,不過,我們可以很自信地斷定這組作品產於西元前七世紀早期。
性別不明的人像抓住雄鹿犄角
揮斧的男人和伸手懇求的婦人
中心人物的女神像;高23公分。
史特雷特維格「祭典車」;靑銅鑄品;底座35×18公分現存奧地利格拉茲廉德茲博物館。
巴伐利亞丘蕭浩森的靑銅大鍋車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