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漆
淸漆是一天然或合成樹脂質的外層。它塗於畫作表面以保護油漆及改變其視覺效果,增加色彩滲透性及控制光澤。
天然樹脂是植物的分泌液,可分兩大類。硬性的化石樹脂,包括琥珀(amber),通常稱爲「柯琶脂」(copal),發現於非洲、南美洲、紐西蘭以及東印度群島。天然樹脂的顏色較深,質地極堅硬且難以溶解。但可以和乾燥油如亞麻子油加熱溶化,成爲淡化的溶劑,即油性淸漆。軟性樹脂則包括達瑪樹脂、香松樹脂(san darac)以及瑪脂,發現於東印度群島及南地中海。可溶於酒精中以形成酒精淸漆(spirit varnishes)。
雖然樹脂極早已被發現,但它們作爲淸漆的用途則沒有太多的記載,而它們的製法中亦有某些不能辨識的成份。中世紀早期在盧卡(Lucca)的「盧卡文稿」(Lucca Manuscript)中記載了一種樹脂溶於亞麻子油的製法。提奧菲魯斯(Theophilus)則記載了把樹脂溶成液體然後倒進熱油中的過程(見「不同技藝論」De Diversis Artibus)。這種溶液須攪拌直至冷卻,在冷却後便能一直保持淸澈且濃度適中。由第九至十五世紀,最常用的淸漆似乎是瑪脂混以亞麻子油,偶爾加上香松樹脂及科洛豐(colophony;松節油過濾後的殘渣)。雖然科洛豐可加強淸漆的流動性能,卻並未有人提及,是否曾使用如松節油之類的易燃稀釋溶劑。我們猜測這時期的淸漆具粘性而難以使用,故可能是趁其還溫熱時便以手擦上。
自十六世紀始,包含松節油精或酒精的製法出現。十七世紀狄奧多爾(Theodore de Mayerne)所作的文稿(現存於倫敦的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Sloane MS.2052)推薦威尼斯松節油(Verice turpentine;一種來自落葉松的樹木香液),可溶化於瑪脂或香松樹脂以加強靱性。十八及十九世紀,在一實驗性的時期中,瑪
脂及亞麻子油的混合物產生了一種膠質溶解液,就是凍子油料(megilp),並因其易於處理及控制透明度而被用在上釉。
所有的樹脂淸漆都有老化而變黃的傾向,並會變得脆弱而難於溶解,從而影響畫作的質感。近年來,爲解決此問題,已先後發展出不同的合成樹脂淸漆。
補充讀物
Faidutti.M.and Versini,C.(ed.)Le Manuscrit de Turquet de Mayerne,Lyons(1970).Gettens,R.J,and Stout,R.L.Painting Materials:a Short Encyclopedia,New York(1966).Hawthorne,J.G.and Smith,C.S.(trans.)Theophilus,On Divers Arts,New York(1979).Laurie,A.P.The Painter’s Methods and Materials,New York(1967).
淸漆一般塗於畫上以保護畫面並改變油彩層的視覺效果,加強色彩的滲透性並控制光澤。淸漆亦曾被混合於亞麻子油中成爲一溶解液。
達瑪樹脂(3)及瑪脂(2)可溶於酒精中成爲酒精淸漆。
脂(4)難以溶解,卻可於亞麻子油中加熱成爲一極硬及不溶的淸漆。現在多數藝術家都購買現成淸漆(1)。
淸漆可用塗的或噴的,並可用溶劑稀釋以配合藝術家的需求。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