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及修復

保存包括照顧及保護藝術作品,而所有的藝術作品在經過某段時間後都會起變化,甚而變壞。其中原因,包括化學、物理以及生物變化,這些變化因作品素材本身的不穩定性或不正確的技巧而起;或者因環境惡劣而加速腐蝕過程,物主或修復者的不良處理或意外破壞及刻意改動亦會引起病變。素材本身的狀態改變是不可避免亦不能變更的,但變壞的程度可以因正確的保存技巧而減少。但這需要對作品歷史及藝術價値,以及對畫作上的化學與物理構造有充分的了解。

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環境因素能影響作品的生命,過去所進行的一些復原工作,如果在今天能儘量小心地處理、儲藏以及展覽,是可以避免被破壞的。有機物料,如帆布、木、紙、某些顏料及多數溶解液,對環境變化尤其敏感。太高或過低的濕度及溫度、太強的陽光以及大氣汚染等這些強烈的變化,對作品的損壞都有加速作用。博物館及美術館一般都會試著維持穩定的環境,但私人住宅及古蹟的狀況則較難控制。

修復的工作即使再小心,也必須要由一位具有專業技巧及經驗的藝術保存者來主持。因爲業餘的方法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專業的保存工作可以保留物品的眞實性,並避免不必要的處理方式。材料及方法的穩定性及可逆性(reversibility)是選擇的基本因素,這樣才不會妨礙作品將來的保存。

繪畫·繪畫一般作於木板或帆布上,並含有多層的結構,而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成份可能會腐損。

支架——包括木材及帆布,兩者都會因相對濕度及溫度的變化而作不同程度的改變。木板,尤其數塊木片組成者,極易分裂與變形。以往可以用木框附於背部以改良,或以木鈕鞏固接口及裂縫,但這些方法卻可能造成新的壓力及損害。現代的保存工作者較關心以「環境控制」來防止支架的變化。帆布因年代時日而變脆弱,尤其是繫於木框上邊緣的受力點,無法再支撑底色及色層。一般的補救方法是在原作的背後以膠漿、樹脂或蠟製粉劑再黏上一片新的帆布。大多數超過一百年以上的畫作,均曾以此方法彌補或預防其損毀。今天,有不少人硏究新的改良襯裡的方法,其中正在進行的,有人造布料及黏劑。但襯裡應儘可能地避免使用,以免犯上改變繪畫作品的外貌及表面質感的危險。在超過百分之七十相對溼度的高度溼氣中,支架可能受黴菌或昆蟲所侵犯,因此必須噴灑殺菌劑或殺蟲劑。

底色及油彩層——支架的移動及不正確的繪畫技巧可能造成油彩及底色的分裂。如果再不加以補救,可能會造成油彩的脫落,因此油彩碎片必須以黏劑加以鞏固,再黏附於畫上。

淸漆——天然樹脂淸漆及某些合成淸漆會變黃、易碎或變渾濁,而使油彩表面變濁或失去光澤。只有藝術保存工作者才有資格進行除去淸漆的工作。

油畫無法挽救的改變·龜裂——多數油畫表面都會因溶解液乾涸或乾的油彩層的移動而引起龜裂。這可能會在視覺上造成干擾,但卻無可挽救。

變黃——發生於所有的乾燥油脂和亞麻子油上。會引起顏色改變,尤其是淺色及藍色部份。

修飾痕(pentimenti)——當油性溶解液因時間而增加透明度時,畫家在作畫時留下的修飾痕會因此透過油彩層而顯露出來。

顏色改變——易褪的顏料,如某些紅色及黃色等有機深紅色,會囚光學作用而褪色,這是無法恢復的。綠色樹脂酸銅經常會變成棕色,而藍色的蘇麻離靑混以油性溶液則會變灰。

一般而言,畫作最好是以畫框及釉保護,在畫框上加塊襯板來防塵效果更佳。

紙張·含有來自布屑或木漿的細胞質纖維。它最大的敵人便是酸性物質及空氣污染。

酸性——酸性源於把木漿製成紙張及加入明礬的過程中。對紙張而言,中性pH値約7的酸鹼度最爲理想,因爲鹼性太高也有害。所有去酸的過程需時甚短,因爲酸性也可因空氣汚染而增加。紙張有吸濕性,故會吸水。濕氣再加上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物質二氧化硫便形成硫酸。而空氣中的亞硝酸加上水,則成爲硝酸。細微的金屬粒子可在製造過程滲入紙張中,並與二氧化硫產生反應,而形成褐色的斑點。

光與熱——對紙張而言,最適當的光度是50勒克斯(lux)。太強的光度會改變紙張的顏色,更重要的是,它會使顏料褪色。高溫會加強外在的化學反應。紙類作品因此不宜掛得太高,也不可高懸於火上或直射的日光中。

濕度——百分之五十的相對濕度是最合適的,因爲黴菌最宜生長於高濕之下,因此濕度不宜高於百分之六十五。黴菌賴水彩或粉彩畫中的膠漿、纖維質以及結合劑,如阿拉伯橡膠或托拉甘樹膠而活;昆蟲,如蠹魚等,則會侵害紙張及膠水,並留下呈褐色酸性排泄物繼續侵蝕紙張。

裱畫及裝框——以不良紙板裝裱,會使紙張感染到酸性;以木材裝裱,亦會使樹脂滲進紙張中,這些都是使紙張腐畫的主要因素。最好是使用「博物館紙板」(Museum board,製自棉纖維的優質、不含酸性的紙板)。紙張不可以完全黏貼於紙板上,而須以質優的日本紙絞接以預備因大氣情況變化,而引起的縮脹。商業性膠紙及金屬物體如騎馬釘等最不宜使用。

藝術作品的裝裱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處理;但裝裱亦需要有足夠的距離以免作品在裝上框時接觸到玻璃,尤其是極易磨損的粉彩、粉筆以及炭筆素描。

所有噴霧、燙平、潔白、縫補、或上膠的工作都只能讓專業者進行,因爲它們都牽涉到濕氣及有毒化學物的使用。

補充讀物

Baldini,U.and Poggetto.P.dal (eds.) Firenze Restaura,Florence (1972).Brommelle.N.and Smith.P.(ed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Pictorial Art,London (1976).Fall,F.K.Art Objects:their Care and Preservation,La Jolla,Calif.(1973).Keck,C.K.How to take Care of your Pictures,New York (1954).Plenderleith.H.J.The Conservation of Prints,Drawings,and Manuscripts,London (1937).Plenderleith,H.J.and Werner,A.E.A.The Conservation of Antiquities and Works of Art:Treatment.Repair.and Restoration,London (1971).Ruheman,H.The Cleaning of Paintings,London (1969).Stout,G.L.The Care of Pictures,New York(1975).

魯本斯的門生所作的「聖法蘭西斯」及一X光照片。

自西元1920年代起,X光照片幫助了藝術修復工作者檢視畫作。X光照片除了揭示木板或帆布支架的構造,還包括了接合或添加處,更提供了油彩層的資料。在這例子中,可見這幅畫是畫於另一貴族的肖像之上。

佩魯吉諾(約西元1448~1523年):聖母、聖婴舆聖約翰;油彩、木板;69×44公分;現存倫敦國家畫廊。

修復前,畫作繪於一長方型自楊木板上。

修復前畫作的Ⅹ光照片。這張照片顯示了畫作曾有一個高的圓頂,但却被切掉,角落處變成了長方形,釘子及螺絲亦淸晰可見。

淸潔試驗。在淸潔一畫作前,須先以小部份作爲去除淸漆及去除舊有修改處的試驗。這些試驗都可以印證得自X光照射的資料。試驗證實了頂部角落乃後來才補加上去的,而聖約翰人像(右前方)原來是站在修改過的欄杆前。

修復後去除錯的角落及所有非原來的油彩層,而顯示出畫作原來的構圖及狀況。失去的圓拱頂亦被重建以使畫作被框回原來的形狀中,但原先畫板舆重整拱型間的接日卻未被掩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