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的結構:顏料

顏料是經過仔細分離後而帶色素的材料。它可與其他的媒介物結合而形成油彩。顏料粒子在媒介物中仍爲獨立的元素,不過在某些情形下,顏料與媒介物間可能產生化學作用。譬如,當含銅的顏料銅綠(verdigris)溶於威尼斯松脂(Venice turpentine)中,便可造成透明的綠釉——青銅樹脂質。顏料除賦予油漆膜色彩外,其物理特性也可被故意利用作爲不同的視覺效果。油漆膜的透明度及遮蓋能力,受制於顏料及媒介物的相對折射指數(refractive index),折射指數愈接近,則油漆會愈透明。媒介物的折射指數由1.3至1.5,而顏料的指數則由1.5至3.0。選擇不同的顏料可造出不同程度的不透明油漆;朱砂(vermilion;折射指數:3.0)可與亞麻子油(折射指數:1.48)混合;透明釉或洋茜色淀(madder lake;折射指數:1.55)可與亞麻子油混合。修飾痕(pentimenti;畫家常作修改的地方)的能見度,隨畫作的年月而增加,折射指數可以作解釋。因爲,當一變乾的油膜老化,它的折射指數會增加到接近顏料的折射指數,而使油漆膜的透明度增加。帶有色底的畫作顯示色調隨油漆的透明度增加而改變,而底色亦隨之顯現。

要調製出一種合意的混合體(rheological)以及具有乾燥特性的油漆,顏料粒子應以正確的比例與媒介物混合。在一油漆中,每一顏料粒子都應爲一層媒介物所覆蓋,以塡滿粒子與粒子間的空隙。所需的油量因顏料而異,稱爲吸油量(oil absorption)。它因顏料的性質及顏料的纖細度不同而不同。顏料粒子的大小及形狀對決定它們在油漆膜中的作用也很重要。某些顏料,例如經過溶液的作用而產生沉澱,可於過濾及乾燥後馬上應用,但其他如來自礦物者則必須磨成大小適中的粒子。粒子大小可由0.5分釐(0.5×10-m)至10分釐不等,不過在十八世紀,機械碾磨還未出現之前,製造出來的顏料中,亦可發現大於30分釐的粒子。在十八世紀前的畫作中經常可透過低倍數(×10)的放大鏡看到個別顏料的粒子。而大小不規則的顏料粒子所製成的油漆,是不理想的工具。因此,一種製自含有鈷玻璃的深淸色顏料(smalt),在十九世紀被停用。顏料的色彩如果薄弱,顏料須碾成粗粒子,這樣塗染能力才會見佳,否則顏料本身的擴散力不強,便影響了畫質。

理想的顏料應盡量不產生化學變化,並不受光、熱、酸、鹼,及其它極可能接觸到的物質所影響。實際上,只有極少顏料,例如綠色不透明氧化鉻及鈷青會產生化學變化。此外,鉛質顏料,例如鉛白及紅鉛都極易受含硫化合物所侵蝕。這些化合物來自大氣中如硫化氫,或含硫顏料如變成黑色硫化鉛的雌黃。然而,當顏料受油膜或淸漆膜保護時,這種反應便進行得極慢,但在濕壁畫、水彩畫,或粉彩畫中,顏料粒子因結構較差,腐化則極顯著。不少成份不安定的顏料,如某些紅色色淀,及藤黃樹脂,曾被應用於架上繪畫,而它們在光下會逐漸褪色,嚴重的改變了畫作原本的面貌。綠釉靑銅樹脂質曝露於光之下時,亦偶而會變成不透明的棕色。故觀看畫作時,請緊記顏料色彩有變化的可能性。

直至十八世紀爲止,藝術家調色盤上的顏色極爲有限。西元1704年,當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被發現後,顏料的數目才大增。今日,藝術家可用的優良顏料範圍又更爲廣泛。

補充讀物

Gettens,R.J.and Stout,G.L.Painting Mate rials:a Short Encyclopedia New York(1966).Harley,R.D Artists’Pigments 1600~1835,London(1970).

皮特·德·胡克:一婦人與二男人共飲之內景;板上油彩:74×65公分;西元1658年;現存倫敦國家畫廊。

侍女的裙子及紳士的斗篷的透明度隨油漆的老化而增加,可與人像之前的黑白地磚形成對比。

皮耶·波美;靛藍;取自「藥物通史」雕版之「顏料的採集及準備」;西元1644年。

這揷圖是被切割及在極右方大桶中浸軟的植物(靛藍)的過程。在第三個池槽中,這植物被一木製器具拍打,以拍打出藍靛的深色沉澱物。這沉澱繼而被過濾、壓平,並被置於左方的棚架下乾燥(圖中央的大型植物並非藍靛植物)。

小霍爾拜因:威廉·巴次爵士肖像;板上油彩;47×37公分;約西元1543年;現存倫敦國立肖像畫畫廊。

背景被塗成靛藍,但除了受畫框保護的左邊邊緣及頂部外,顏色已因光而褪成一種淡藍。在霍爾拜因所作的皇室肖像中,他用不易變色的藍色藍銅礦顏料作爲背景。

人類從史前沿用至今的一些顏料:黑煙灰、白堊、土質顏料,在圖表上這些顏料以連續線表示。其他的顏料則較晚發現。十九世紀首次出現了不少合成有色物,並爲藝術家採用爲顏料,如鈷藍、鋅黃、氧化鉻。圖表中這些顏料線條由最早發現的日期開始表示。某些顏料今日則被停用,譬如,西元1750年後鉛錫黃便沒有出現在任何畫作中。圖表中,線條終止於顏料最後出現的日期。

洋茜的根部及群葉圖解,取自米勒作「培植洋茜的方法」;西元1758年。

洋茜色淀顏料的製造,是把取自根部的染料過濾到一無化學作用的基質上,最常用的基質爲氫氧化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