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

【生卒】:1890—1978

【介绍】:

黎锦熙 ,语言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黎锦熙,字劭西,湖南湘潭人。早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任优师附属小学及省立第一、第四师范历史教员。与同事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组织宏文图书编译社,任主任,编辑中小学各科教材;出版刊物,鼓吹新文化。后任《长沙日报》、《湖南公报》总编,常撰文评论时政,为省当局所不满。又组织哲学研究小组,研究新思潮,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常往听讲,参加讨论。1915年,赴北京,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特约编纂员,极力主张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并编国语教科书在小学试行。提倡白话文,反对小学读经。1917年,发起组织国语研究会,任委员,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任委员(后任常委),兼国语传习所导师,积极主张“国语统一”(推广普通话)和“言文一致”(普及白话文),正式开始我国国语运动,对当时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黎锦熙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燕京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范学院等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1925年,在女师大学潮中,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国民政府成立后,黎锦熙出任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兼总编纂。1944年,黎锦熙在重庆与许德珩等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后改名为民主科学社),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1945年9月,黎锦熙参与发起九三学社筹备会,在筹备期间,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反对蒋介石反动派阴谋破坏政协决议,进行了积极的斗争。1946年5月,在九三学社成立大会上,黎锦熙被选为中央监事会监事。此后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为中心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黎锦熙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8年3月27日,黎锦熙在北京病逝,终年89岁。著作30余种,主要有《新著国语文法》、《比较文法》、《国语运动史纲》、《国语新文字论》等,主编辞书有《汉语辞典》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淫乱皇后竟然逼幸自己的小叔子
淫乱皇后竟然逼幸自己的小叔子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皇后》中对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有八个字的评语:“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如此将北魏王朝最后亡国的原因推到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