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 中文版 2
郭熙的「早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這幅大型山水畫,是用黑墨畫在茶色的絹上,略加著色。呼之欲出的一片乾燥的山中早春景象,從河畔漁夫到半山腰的廟以至左邊遙遠而模糊的山谷,是一組組生活與風景的小品連綴成的精心構圖。似乎是不止一幅這種豐富的後古典時期畫風創作的山水畫在記憶中拼湊而成的;郭熙(西元1020~1090年)用傳統的多層次觀點創作這幅畫,畫面的延伸並非一直都很寫實,因此從中央往兩邊看是經過若干不同的階段。每一景都跟視線在同一平面上,經過細心的觀察與表達,揮洒自如只因胸有成竹。
畫家用其他傳統國畫技巧避免了予人支離破碎的印象:外在構圖敏銳的透過線條與色調取得平衡。郭熙喜歡用一種盤旋曲折的線條,賦予這幅作品一種帶動觀者眼睛向上,自然的由一景到另一景的力量。這樣一幅畫中色彩的運用——只有淡淡數筆的綠和棕色——目的在於調和外觀,以期吸引並掌握我們的目光。它跟歐洲畫大相逕庭,後者強調色彩氣氛(atmospheric tone),前景須保留濃重的色調與強烈的對比,中國畫的重點却在於畫的外在,往往與漸遠漸淡(recession)的要求產生矛盾。此種畫風就憑對於線條與外在構圖上,如何平衡視平面漸遠漸淡效果的控制能力,評出高下。早春顯然是一幅傑作,也是保存至今的大型捲軸畫原作中年代最古的作品之一。因此它是國畫硏究中一個重要的試金石與參考點。
早春圖(局部),上圖取自右側,山間有瀑布及廟;下圖取自左角,河畔漁夫。
郭熙「早春圖」,158×108公分,西元1072年,墨、淡彩、絹,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 中文版 2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