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的湼邊神龕殿

在東南亞,建築上的象徵具有極爲重大的意義。由闍耶跋摩七世(西元1181~1219年)所建造的湼邊(Neak Pean)小型紀念性建築——有著糾結交纏著的蟒們——即爲例證之一。它座落在一個人造島上,上有成階的石堤和位於角落的石象。在大湖之中(現已乾涸),朝普瑞·甘(Prah khan)之東,他築了一座安置他那被視爲羅克什瓦拉菩薩的(Bodhisattva Lokeshvara)父親的雕像的神殿。有一段銘文告訴我們,爪耶塔它卡(Jayatataka)湖“像一面幸運的鏡子,以珠寶、金子和花園賦影。中央是一座突起的小島,它的魅力來自環繞在它四週的盆地;接近這個突起小島的人,就像乘坐船隻渡過存在之海,從罪惡的泥沼中得以滌淨一般。”

島中央是一個方形的盆地,有成階的石緣,石緣中央是一座圓形的小島,上有一座小小的內殿。在主池旁側有四座次要的盆地,在共用之堤的主軸上有小敎堂。小島上成階的基礎,由一對大蟒包圍著而得名——它們的尾部朝西交織在一起;頭部則朝東分離並被遮蓋了起來。頭與頭之間有一堤道可以通往平台,平台上有一座呈十六瓣蓮花花冠狀用以支撑內殿的基座。神龕——有個蓮花形基底的兩層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只有一座簡單的內殿,其中的雕像遺失了。入口在東邊,其上有一只鼓,鼓膜上畫著正在剪著自己頭髮的悉達多(Siddhartha)。假門上也都有鼓,畫著暗示方位「大背離」(死亡)(the Great Departure)(北);「黎明」(Enlightnent)(西);而南面的鼓則磨損了。內殿起先是開向四方的,但後來描寫羅克什瓦拉菩薩(Bodhisattva Lokeshvara)的嵌板畫將其中三面堵塞起來了。在此同時,那些神獸像則被安置在建築角落上;這些象近似吳哥窟中的大象,只是其上的騎士不是人類,而是用後脚站著的獅子。

四座位於主堤軸上的小敎堂,其設置方式,從鼓底朝上看,只看得到敎堂的部分。高出堤階之上拱起來的圓頂結構,使其兩面看起來像條隧道,而入口則設置成華麗的框框。邊上有著刻劃過的鼓(tympana)和一道道的山牆。整個結構是由有著圓頂、四面刻滿了菩薩(Bodhisattva)浮雕的棟樑所架設而成的。治療是所有這些敍事性刻繪的主題。在此結構中,每座敎堂都有一條終止於蓮盆的管道,而蓮盆上則樹立著女性胸像。其外的終端——圓形的蓮台之上有著一對切斷上表的足跡——形成一個承霤口。朝東的那只刻有壯觀的人頭像。其餘較差的是獅頭(南)、馬頭(西)和象頭(北)。朝聖者以在其下沐浴,來洗淨自己心理和心靈上的瑕疵。

主盆地之內基軸上的四座平台一度用來安放石製實物。西面和北面的這些實物已經不見了,而南面賸下的是成群的林迦陽物崇拜(linga);上引銘文中也說是“成千的林迦”。東邊面對神龕入口的平台,有一隻巨大的馬,由刻劃過的石塊所砌成,身子上附着著人像。這群雕塑陳述著一則著名的佛敎故事。有一隊海上商旅在一個由食人女妖佔據的小島上碰到海難,食人女妖俘虜了他們,使他們成爲自己的丈夫,然後像螳螂一樣吞食了他們。其中商人辛哈拉(Simhala)向慈悲的觀世音菩薩求告;觀世音可以保護人們免於任何一種危險,特別是船難,因而成爲商人崇拜的對象。而菩薩(Bodhisattva)則以白色飛馬的姿態出現,帶領劫後餘生的人到安全的地方,演繹成有點奇怪的說法就是“跨越超渡生存之海的船”。同樣的,閣耶跋摩經由他對佛敎的贊助和向菩薩(Bodhinattva)所做的自我認同,把高棉人民帶往得救解放之途。

這整個紀念性建築的佈局成了,佛敎聖湖高居喜馬拉雅山上的安那瓦塔巴(Anavatapta)的模型。在這兒,釋迦、菩薩、羅漢(arhats)及佛弟子就像慈藹的國王爲其國度及其內的子民提供灌漑一樣,當他們從其上象徵世界四大河川——包括恆河——的四面堤防流出來,經過了獅、象、馬和的承霤口,就爲人類帶來了肥水。儘管缺乏明顯而類似的神龕佐證,其與爪哇及巴厘島的皇族tirtha有著某種很明顯相似。湼邊(Neak Pean)事實上在柬埔寨也是非常獨特無二的。這兩種文化的共通之處在於山的槪念上,和五者如此密切相關,而又被視爲活水源頭。

補充讀物

Coedes.G.Angkor:an Introduclion.Hong Kong(1963).Christie.A.“Natural Symbols in Java”in Milner.G.B.(ed.)Natural Symbols in South East Asia.London(1978).Finot,L.and Goloubew,V.“Le Symbolisme de Nak Pan”Bull.Ec. Franc. Extr. Orient,vol.23(1925)pp401-5.Glaize.M.“Essai sur la Connnaissance de Nak Pan après Anas-tylose”Hull.Ec.France.Extr.Orient,vol.40(1940)pp351-62.

中央水池及主神龕

位於湼邊人造小島、內殿、和主神龕的底層平面圖。圖中並未顯示此一建築群的邊牆。

湼邊中央内殿東面及其神龕入口。門上嵌板畫顯現的是釋迦落髮的情形。通道則在盤纏糾結之蛇的頭間。

中央內殿的西面。主要的嵌板畫表現的伴著請願者的羅克什瓦拉。羅克什瓦拉之上是於菩提樹下沈思的釋迦。

左下圖是內殿西北角。角上安置的是印度「三頭象」,上面坐著後脚立著的獅子。

右上圖爲內殿。門上是「大背離」(the Great Departure),之下是羅克什瓦拉,側有上伴天人下伴凡人坐著的菩薩。

殘留下來的另一頭三頭象和其上的獅子,象徵釋迦的獅子化身,也就是空間之主的象徵。

四個次要神龕中的一個,座落有流水出口的隧道。它們全覆蓋著羅克什瓦拉雕像。

南面流水出口神龕的中央山牆。下層嵌板畫的是羅克什瓦拉祝福請願者。

東面流水出口是這座刻劃壯觀的人頭像。

東面基軸上的平台上,羅克什瓦拉在顯爲「馬」(Balaha)原身,解救那些遭遇船難的商人。

湼邊建築群由一道牆所包圍著,在牆的西北角上,立著一隻這樣的大象,是空間的另一種象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