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
中國藝術品味的一個特徵是對陶瓷的高度鑑賞力與了解,這對於陶瓷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有深遠的影響,而對於全世界陶藝的地位與品質,影響更大,甚至英文就乾脆用「中國」(China)一字表示高品質的瓷器。
陶藝之中,技術與設計齊頭並進,因爲材料與生產技術是控制成品的主要因素。中國陶匠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發展出高溫煅燒的瓷器及相配的釉料。瓷坯與釉都含有高量的礬土和矽土,使煅燒過的瓷土牢固且具易熔性(fusibility);這種瓷土的自然熔點遠在一般瓷窯火力之上,因此瓷匠添加足夠的鉀或鈣,把熔點降低到攝氏1200°—1350°,適合窯中的火力範圍。甚至這樣的溫度也還是不易達到或使之持續達所需的時間——這是建窯者必須克服的一個問題。最初他們設計出一種簡單的上升氣流坑式窯,在中國東部後來被效果更好的下降氣流單室窯取代。到了十三世紀,應運產生一種向上攀升的多室窯,也就是跟現在日本所使用的登類似的一連串下降氣流窯。中國的「龍窯」是一個火頭連續不斷的邃道,以保持斜坡上強勁的上升氣流。
中國各地都出產灰色坯上塗以含鐵釉料的單色瓷器,品質在宋朝臻於顚峰(西元十一到十三世紀)。在中國所有的製瓷方法中都可見的還原煅燒,造成了釉彩所含的綠、藍、灰、棕黑,乃到深黑等色澤,以及灰色的坯身。這些瓷器對於釉料的處理極爲高明,其外觀潤澤柔和却不至閃閃發光。顯然與玉石相近的品質與效果是評價的標準,而美麗簡單、靠轉盤製作的造形,造成陶藝的若干古典傑作。其中最偉大的兩件,一件是十一到十二世紀之間的開封汝瓷,一件是十三到十四世紀之間的龍泉青瓷。
白身的瓷器稍晚在中國北方也平行的發展,它們有獨特的質感與形式。陶匠從進口的銀器獲得靈感,製成一種在邊緣與底部有優雅的塗飾的薄瓷器皿,這原來是瓷器問世前的白瓷的特色。此類白瓷中最雅致者應推定瓷,具有象牙光澤的釉,和薄却不透明的壁。雖然七世紀已做到可呈現半透明感的程度,但尙須相當時間來充分運用這種技巧,尤其是用它盛裝酒或食物。景德鎭窯自十一世紀以至今日,都以製作精瓷見長。此地產出了一些全世界最好的白瓷;它的特色是純白的坯,加上一種名叫影青的淡藍色半透明釉。宋朝(西元960~1279年)流行的裝飾是釉下切割的一根線條,在這種半透明的材料下表現出特殊的質感。
在一個家用器具都用陶瓷製作的國家,存在著耐用的重型瓷器是理所當然的。値得注意的「平民」陶瓷包括用化妝土裝飾的罐、碗、枕頭等,最先在北方製造,統稱磁州瓷,後來全國無數磁窯都有生產。在透明釉下面以化妝土繪畫,造就了若干全世界最強烈的裝飾性圖案。這個傳統是後來著名的「青花」氧化鈷底釉的基礎。
還有一種地方性的陶藝傳統即福建的「茶瓷」(Tea-ware)。首創於福建西部的建陽地區,它有巧克力色的坯和很厚的深褐色釉,釉因質不純會產生條紋狀效果,稱爲「兎毛」。這些窯出產的碗,由十三、四世紀杭州地區的寺廟盛行的禪宗佛敎用作喝茶之用。這些碗的儀式性極爲強烈,因此來中國習禪的日本人,把它們帶回故鄕,並且以寺廟的所在地(天目山),爲它們命名爲天目。這是所有倣福建瓷器的統稱。
補充讀物
Gompertz,G.StG.M.Chinese Celadon Wares,London(1958).Gray,B.Early Chinese Pottery,London(1953).Palmgren,N.,Steger,W.,and Sundius,N.Sung Sherds,Stockholm(1958).
龍泉青瓷碗,直徑14公分,現藏於倫敦大衞德基金會。
左下圖/汝碗,直徑17公分,現藏於倫敦大衞德基金會。
影青杯,高9公分,現藏日內瓦屬私人收藏。
上圖/定碗,直徑28公分,現藏於倫敦大衞德基金會
下圖/天目兎毛碗,直徑10公分,現藏於牛津愛胥茉林博物館。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