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盔甲
近代之前的社會對狩獵以及戰爭的注重,意味著武器和護甲製造技術之專精,是當代應用知識的其他領域所罕見。文藝復興時期,基於需要以及贊助者的要求,一些重要的藝術家如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及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都將注意力轉移到圍城機械以及要塞建築上。文藝復興時的成套甲胄,以實際應用的術語來說,是一種高效用的機械。充分發展出來的甲胄形式,是完全遵循人體的形狀而設計,可以使穿戴者有最大的活動空間。這點大體上與東方式的甲胄形成有很明顥的差別。烏切洛(PadloUccello,西元1397~1475年)在他所畫的「聖羅馬諾之役」(Battle of San Romano,倫敦國家畫廊)中,描繪了這種奇特的人形甲胄的功效。
歐洲各地都建有武器製造廠,但十五世紀期間,某些城市因製造金屬甲胄而享有盛名,米蘭就是義大利的領導重鎭,又以米薩格里亞(Missaglia)家族所製造的甲胄最爲人爭相羅致,其聲名與主要的畫家相抗衡,同時也受到王族的信賴。義大利所製造的甲胄,就如曼特尼亞從西元1470年代開始畫的「聖喬治」(於威尼斯學院畫廊)圖中所顯示,有平滑的表面以及圓孤形的邊緣,這與日耳曼最著名的紐倫堡製的甲胄恰成對比,後者的形狀較有稜角,並且表面有凹槽形的裝飾。
甲胄也像其他藝術一樣,會直接受到政治情勢的影響。西元1494年法國入侵義大利之後,阿爾卑斯山南北不同的傳統結合成爲新的「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風格,這個名稱係來自當時皇帝的名字。馬克西米連式的甲胄將日耳曼的裝飾性凹槽應用在義大利式甲胄上,但繼續遵循原先的基本輪廓設計。
十六世紀的發展提醒我們,此時正値戰爭方面重要的轉變期,因爲這是最後一段甲胄在西歐還能直接派上用場的時期。由於火器的發展以及戰鬥形態的改變,甲胄日漸變得累贅起來。從此許多在前一世紀,針對實際需要發展出來的特色,現在都成爲宮廷生活中的排場及禮儀,用以表示身份和功勳成就。基於比武所需,甲胄經歷了早年的改變。在十六世紀,甲胄有意的被設計成膨脹式的和開叉式的衣服式樣,來顯示出它的柔軟性和它造成的效果。因此,十五世紀那種功能與材料間的一致不復存在,甲胄中個別的部份,尤其是頭盔,在成爲禮服後,變得較不實際而且是奇形怪狀。
這些發展使得甲胄上的裝飾多了起來,裝飾的方式有鑲嵌和蝕刻兩種,蝕刻技巧能在若干日耳曼城市發展起來絕不是偶然的,因爲此時這些地方,正在試驗以蝕刻作爲新的版畫表現方式。裝飾的圖案可以是人物,也許是採用基督敎的中心主題,或者是一些在危難或戰鬥中專司保護的聖人;其他文藝復興時期常用的裝飾圖案,如蔓延的葡萄藤及爵狀葉形等,也逐漸被採納。這種共同的語彙,標明了將甲胄納入應用設計的主流中。
補充讀物
Blackmore.H.L.Arms and Almour,London(1965).Ffoulkes.C.J.Armour and Weapons,Oxford(1909).Ffoulkes.C.J.Arms and Armament.London(1945).Laking,C.F.A Record of European Arms and Armour.London(1920).Mann.J.G.“Notes on the Armour of the Maximilian Period and the Italian Wars”.Archaeologia.London(1929).Mann,J.G.“The Etched Decoration of Armour”.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London(1940).
曼特尼亞的「聖喬治」,帆布畫,66×32公分,西元1470年代,現存於威尼斯學院畫廊。
烏切洛的「聖羅曼諾之役」部份細節,畫版;高約145公分,現存於倫敦國家畫廊。
西元1555年製的半甲胄,上有裝飾性蝕刻,由因斯伯路克的偉茲設計製造,現存於倫敦華勒斯館。
南日耳曼製造的歌德式甲胄;西元1475~1485年間,現存於倫敦華勒斯館。
克拉納赫所畫的「巴里斯的裁決」,版畫,51×38公分,西元1527年,現存於哥本哈根國家美術館;左邊巴里斯所穿的就是採用義大利形式的日耳曼凹槽紋甲胄。
由奧格斯堡製造的一項造形奇特的頭盔,鷹頭形的面甲配上蝕刻的羽毛;西元1530年;現存於倫敦華勒斯館。
右下圖/一件西元1520年在日耳曼製造的甲胄,採用膨脹和開义式的設計,倫敦華勒斯收藏館。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范雎陈远交近攻之策
- 现在人有句时髦的话:“推销自己。”其实,古人早就懂得推销自己,只是没有明说而已。范雎向秦昭王进“远交近攻”之策,就是先自我推销,而
-
- 赵奢收税不畏权
-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最初为赵国的田部官吏。由于不满平原君家拒绝缴纳租税,赵奢按律治罪,前后杀死了从事
-
- 赵奢怒斥平原君
-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专管征收赋税的机构。年轻的税吏赵奢,就在这个机构里工作。
-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