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03 12:00:2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孔子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刻,而且能身体力行,以道德高尚著称。“吾日三省吾身”,这句名言就出自曾参之口。后世流传着许多有关曾子的动人故事。

 曾子快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曾子

当时,曾子的病已经很重了,大家都为他的健康而深感忧虑。这天,曾子的几个学生前来看望老师的病情,大家都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关切地望着老师,试图为他解除一点痛苦。曾子脸色苍白,浑身无力,但却支撑着病弱的身躯,强打精神和弟子们打招呼。师生间本来有好多话要说,可眼下学生们见老师病情这样重,都不忍心让老师多说话,于是便请求老师好好休息。曾子十分感激弟子们的关心和体贴,但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要把自己的主张和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弟子,每说完一句话,就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的儿子曾元站在父亲身边侍候,见父亲这样痛苦,也劝他不要再说了。

但曾子用微弱而颤抖的声音说道:“我已经快不行了,现在不说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你们就让我说完吧!”

周围的人见曾子憔悴的样子,也知道离大限之期不远了,所以都静静地听着,一时间屋里特别安静。看到曾子由于说话而心力衰竭、痛苦不堪的样子,大家不禁暗中落泪。就在这时,一个小书僮端着一盆水走了进来,他是为曾子擦汗来的。他见曾子满脸是汗,非常心疼,也想趁机让曾子得到片刻的休息。他将水盆轻轻地放在曾子的床边,将手巾浸湿、拧干,轻轻地为曾子擦脸。刚擦完,曾子就示意让他下去,似乎是觉得书僮占用了他的时间。书僮明白了他的意思,急忙去端水盆,不小心将盆里的水溅到曾子身下的席子上,书僮抱歉地说:“小人真是该死,把这么好的席子给弄脏了。”急忙用手巾去擦席上的水。

人们听书僮这么说,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席子。有一个人情不自禁地说: “这席子既华美又光亮,大概是卿大夫用的!”

曾子听到这话,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说: “是的,这张席子是季孙氏赏给我的,因为生病没能更换它。我用它是不合乎礼制的。元儿!快扶我起来把这张席子换下来。”

曾元忙说: “您的病情这么重,不适宜挪动身体,还是等明天好些再说吧。”

曾子说:“君子爱护别人是根据道德;小人爱护别人是使人取得暂时的安逸。我还有什么要求呢?只要是能够合乎礼制而死,那就行了。”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曾元无言以对,只好和周围的人一起将父亲抬起,生命垂危的曾子已经不起活动,一时间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吓得众人赶忙将他放下。

此时的曾子已不能说话了,从他那痛苦的表情和期望的目光中,人们不难领悟到他还是要换席子,人们只好重新将曾子抬起,放到了另一张席子上,还没有躺好,曾子就离开了人世。众人悲痛欲绝,他们永远失去了一位不忘礼仪,具有高尚品德的老师、父亲。

上一篇: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下一篇: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声明: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