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博覽會德國展覽館

1929年的巴塞隆納博覽會(Barcelo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德國展覽館繼承先例如巴黎、倫敦,和芝加哥的大格局和繁忙的排場。一所特別設計的國家宮廷,非常龐大而且有多起圓頂,控制著整個會場,顯示出它政府的力量。展覽會本身包括許多精雕細琢的建築物,大部分的風格是屬於古典派的並且充滿了引人注目、驚嘆的細部,壯觀的大道旁皆是此類建築。在此恢宏的會場內德國的貢獻是很容易被忽視的。甚至德國高級長官在開幕式中所說的話也未引起轟動,他說:「我們需要的只是清晰、簡潔和樸實。」由柏林的密斯·凡德·羅(1886~1969)所設計的「德國展覽館」本身,就反映了這句話的含意。

從沒有一個展覽會的建築能以如此明確的訊息及展示暢行無阻,而且從未有一位建築師對一棟國家建築和其內容有如此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密斯親自選擇場地,以阿芳索十三世(AlfonsoⅩⅢ)宮廷的高大白牆為背景,他親自設計構思展覽館的每一個細節及內部零散的傢俱擺設,同時,選擇了喬治·寇比(Georg Kolbe,1877~1947)的雕刻作品,放置在內院池塘上方。只有德意志共和國的國旗,矗立於展覽館的東南角數呎處,表達了它的起源和目的。旗桿畫了一道秀美的垂直線與建築層層的橫線交錯成十字,通到升旗臺的窄而樸素的階梯,在設計時便不想吸引大批群衆攀登,而欲保有單純、潔淨的線條。

就建築上來說,這個展覽館代表一種極度的現代邏輯。清楚、謹慎地表現一棟建築的必要結構:基座、屋宇,支持的廊柱和分隔空間的屏風。建築本身是個擬室內的結構,然而並未受生活種種粗糙需要所束縛——因此算得上是原始小屋的遠親,維儲威斯(Vitruvius)和其他的人都擁有這種原始結構的建築理念。八支十字形的廊柱形成一幅易辨的格狀圖與長方形的屋簷相稱,隔間的牆面或屏風則以美學或功能目的來安排。因此這些結構可用一些非承重(non-loadbearing)的材料:如玻璃——明亮的,蝕刻的或彩色的——或一些質地堅硬的材料。然而它們安排的秩序完全依長方形關係,且按照每個細部都依循的共同語言風格來設計,在此,人類——觀光者和他的藝術替代者,裸體雕像——是唯一的生機體。傢俱是聞名的巴塞隆納坐椅和矮凳,由它精緻彎曲的外形而產生一種調節的功能,同時在兩個池塘中的水流入矮牆,也可能有著相同的軟化功能。

這種設計的邏輯和語彙仰賴的是19世紀末美國的建築上的創造,特別是蘇利文(L.H.Sullivan,1856~1924)和法蘭克·勞德·萊特(Frank Leoyd Wright,1869~1959)兩位建築師,及荷蘭風格派在繪畫及建築設計上的美覺觀。風格派的美學觀乃是以各元素間的分隔及本貌,組合成一個直線與直角的系統,在這個系統裡,空間和光線可在其中自由流動。這些刺激完美的融合了對秩序和準確的天生喜好,這些在先前也曾引領密斯將其作品根植於西元1800年左右的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特別是在德國偉大建築師辛格(K.F.Schinkel,1781~1841)的作品中更是格外明顯,辛格的風格曾影響過現代運動中的其他德國建築師,但密斯却獨一無二的將這種傳統與美國及荷蘭的結構邏輯與空間流動加以結合。

密斯對質感和材料的視覺效果具有十分獨特的天分,此處精緻而小巧的設計考慮甚符合他對豪華的品味。展覽館的台基及照片中看來光亮的牆面是以羅馬石灰華(Roman travertine)所建造,這是種美麗的細石,而由伯尼尼(G.L.Bernini,1598~1680)所建造的羅馬聖彼得廣場上的柱廊,用的就是這種建材。池塘的內壁是以綠色的泰尼(Tinian)大理石建造,而展示台內分立(freestanding)的短牆,則是以堅實的鎬瑪瑙所建。比例寬大且多是半手工製造的傢俱,有最精緻磨光的鋼架和小山皮的椅墊,柱子包在打光的鉻鐵中,池子中尚有黑玻璃作襯裏。

這種精心營造的奢侈感,純是為著這種展示的場合所設計的,可能是為了推銷以金錢為主的「經濟奇蹟」(Wirtschaftswunder“economic miracle”)吧!此乃德國於西元1923~4年的經濟崩潰後的奇蹟。然而德國人的情緒較這種暗示更為冷靜頑固。有許多人一方面敬佩密斯的設計精準明確,一方面又抱怨他的牆壁從不使用當時工業發明的人工建材。這種人工建材旣可代表工業的萬能又可表現現代人擺脫依賴天然的意圖,不論自然天成之物多精緻,現代主義的建築均不用。這些合成物並不能滿足密斯的野心:他似乎很清楚這次參展提供大好機會來呈現一個德國,德國的文明一如她的經濟,在經過一次殘酷戰爭仍能重振雄風;同時柏林也以一幢主要功能以現代語彙來營造古典完美的建築,而逐漸成為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

因此,它的歷史原型,無法在展覽會場的建築中尋得,只能在古老的廟宇和其他遊樂的臺榭中尋得。這些建築是18世紀的文人雅士和後來,仿古的人用來點綴他們廣大的庭園:完美的建構,旣可觀賞,又可休憩,此外尚有風雅、寧靜的意象。培潤斯(密斯曾在他的設計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就曾預言這次巴塞隆納的德國展覽館「有一天會稱為是本世紀最優美的建築」。西元1932年建築評論家瑞豪·麥克格瑞斯稱它是個劃時代的作品。然而,早在西元1932年以前這個建築已被拆除。目前我們只能靠圖片及文字紀錄來認識它。

補充讀物

Blaser,W.Mies van der Rohe,London(1965)Bonta,J.P.An Anatomy of Architectural Interpretation:a Semiotic Review of the Criticism of Mies van der Rohe’s Barcelona Pavilion),Barcelona(1975)Johnson,P.Mies van der Rohe,London and New York(1978).

1929年德意志共和國在巴塞隆納國際博覽會的展覽館的平面草圖。設計者為密斯·凡德·羅。

沿著此展覽館後背的景觀。

右下圖巴塞隆納式坐椅。設計者爲密斯·凡德·羅。複製品。現藏津,亞希莫里安博物館。

巴塞隆納德國展覽館的一景。由室外池面取景。

密斯·凡德·羅畫的巴塞隆納展覽館最初的草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范雎陈远交近攻之策
范雎陈远交近攻之策
现在人有句时髦的话:“推销自己。”其实,古人早就懂得推销自己,只是没有明说而已。范雎向秦昭王进“远交近攻”之策,就是先自我推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