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儒经之一,是孟轲和他的弟子们合作而成的著作,主要讲述孟子的思想。全书共七篇,每篇又分为上下两篇。第一篇《梁惠王》,通过孟子和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的问答,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仁政思想(见“仁政说”)。第二篇《公孙丑》,上篇评述了管仲孔子等历史人物。孟子认为,管仲的时代,是非常容易实行王道仁政的时代,但是管仲那样得到君主的信任,又那样长久地掌握着齐国的政权,却未能使齐国实行王道仁政,其功业是不足称道的。至于孔子,孟子认为,从有人类以来,再没有比孔子更加伟大的人物。篇中还集中记述了孟子善于养护自己浩然之气的思想。下篇则是记述孟子待人处事的言论和事迹。第三篇《滕文公》,除继续阐述王道仁政思想以外,孟子还特别指出“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也就是说,只有找到一个好的执政者,他能够把国家治理好,才是真正的仁。这和孔子说的,把正直者提拔起来,才是真正的爱人,才是仁德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一篇,还记述了孟子关于必须批判墨子杨朱,以端正人们思想、杜绝邪说的言论。第四篇《离娄》,讲述治国一定要有个基本原则,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而治国的基本原则就是仁,并且论述了行仁的效果。下篇还讲道,如果君主把臣子像尘土一样作践,臣子就可以把君主看做仇敌。第五篇《万章》,集中论述了的事迹,以及上帝如何任命君主。还记述了孟子对古代许多贤人的评论。第六篇《告子》,较为集中地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命题,批评了告子认为性无所谓善恶等主张。这一篇的下篇,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即人人都可以做得像尧舜一样好,并且论述了如何才能成为尧舜。篇中批评了霸道,还特别批评了当时主张用战争统一天下的主张,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最后第七篇《尽心》,从“尽心知性”(见“尽心知性知天”)、顺从天命开始,最后论述了每500年将要出现圣人结束。

《孟子》一书汉代曾经有人作注,但长期没有受到重视。从唐朝末年开始,《孟子》才逐渐受到重视。宋代,《孟子》一书的地位急剧上升,朱熹把它和《论语》等书编为《四书》,成为儒者们的必读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中山靖王刘胜的母亲是谁?刘胜有多少个儿子
中山靖王刘胜的母亲是谁?刘胜有多少个儿子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詹天佑买马车
詹天佑买马车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
“田忌赛马”的智慧是恶智慧吗?
“田忌赛马”的智慧是恶智慧吗?
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应该看到孙膑的跳出惯性思维,也应该知道这是在钻规则的空子。但在现实社会,要想更好地竞争与合作,田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