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的争鸣

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中国学术高度发展,各种学说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家”,指一种学说或一个学术派别;所谓“百家争鸣”,是说诸多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辩驳。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在这10家之中,杂家、农家、小说家所讨论的问题很少涉及哲学。在这10家之外,对《周易》的研究当时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易家;对军事和兵法的研究当时也已形成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学说,可以称为兵家

儒家,是在孔子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派学说。此派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大行为规范,并要求人们将其融会贯通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治理社会讲究体恤百姓,两国相争讲究先礼后兵,人际关系讲究敬老爱幼,为人处世讲究修身养性。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

道家,是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因为它推崇老子提出的道,主张一切行为都遵循于道,所以人们称其为道家。道家讲究顺从自然,主张为人处世顺从时势、遵循物理,要像解高手一样,游刃于牛体的空隙之间,让牛体自然解开。主要代表人物有庄子、列子等。

易家,是借助于老子宇宙学说、孔子人伦学说从《周易》中引申出来的一派学说。它将贯穿于六十四卦中的两个简单符号“-”和“-”提炼了出来,经过理性加工,给予了语言概述,称“-”为阳,称“”为阴;将六十四卦视为包容天地、万物、社会、人类在其中的宇宙整体;将六十四卦皆由“-”、“”构成和皆随“-”“”的变化而变化,解释为天地、万物、社会、人类皆由阴阳构成、皆随阴阳变化而变化。是一种以阴阳变化解说世事变化的哲学学派。易学以阴阳变化解说世事变化,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阳”,指向着太阳的一面;“阴”,指背着太阳的一面。这两个方面虽然温度不同、湿度不同,但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如一座大山的阳面与阴面、一座楼房的阳面与阴面等等;反过来说,任何事物都有性能不同却难以分割的两个方面,如一张纸的正面和反面、一个人的胸部与背部,去掉一面,便成不了一种事物。易家揭示了这一道理,又以这一道理解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代表人物是《易传》的诸位不知名作者。

名家,是注重辩论技巧,探讨名称概念之间、名称与实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派别。又称“名辩学派”。这一学派讨论的问题很多,比如“白”这个名称是不是指马,硬度和白色这两种属性在一块白色石头中可不可以分割等等。有些观点看上去极为荒唐,但却揭示着某种真理,反映着一种思维逻辑,对人类思维逻辑的训练颇有益处。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孙等。

法家,是注重以法治国的一个学说派别。它的主导思想涉及宇宙问题、人性问题、社会流变问题、掌握事物规律的方法问题等等,为以法治国提供理论根据。比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纯粹的道德说教难以导人向善,只有以刑法管束,社会才能有序,人们才能安分。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

墨家,是以墨子学说为代表的一种学说派别。由此得名。墨子讲究人们之间的泛爱,反对诸侯之间的征伐,推崇恪守道德的贤才,提倡勤劳、节俭和名副其实。

阴阳家,是以阴阳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一种学说派别。与易家的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它与《周易》没有关系;其二,它除了用阴阳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外,还用金、木、水、火、土的组合与变化来解说,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组成的,也随着这五种基本物质元素配比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代表人物有邹衍

纵横家,严格说来并非一个学说派别,而是一个以政治游说为特点的谋士集团。他们或劝说诸多弱国联合起来抗击强国,或劝说强国拉拢一些弱国以打击另一些弱国,破坏弱国间的联合。战国后期,秦国强大,地处西部;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弱小,地处东部南北各地。中国人以南北为纵,以东西为横。弱国联合,从地理位置讲是南北联合,所以称“合纵”;强秦拉拢弱国,从地理位置讲是东西联合,所以称“联横”。这些谋士或劝“合纵”,或劝“联横”,所以有了“纵横家”的名称。纵横家的种种设想,虽然属于政治谋略,但却深含哲学道理。主要代表人物有张仪苏秦等。

兵家,是研究用兵韬略的一种学说派别。他们的学说,核心内容是兵法,指导思想是哲学,是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主要代表人物除了春秋末期的孙子外,还有战国时期的吴起孙膑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
雍正被恐吓之谜
雍正被恐吓之谜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见剡溪浊浪滔天,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