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的观念
在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土地上,100万年以前,或更早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证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愚昧到开化,走过了漫漫长路。直到5000年前,当文明的曙光在这里开始闪烁的时候,人们仍然使用着石制的工具。由于生产能力低下,人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自然界的赏赐。风调雨顺,作物就会繁盛,牲畜就会兴旺,由此人们就会有安稳、平静的生活;狂风大作,暴雨骤至,也可能在一瞬之间就会山崩、房毁、畜死、人亡。人们受制于自然界,不理解自然变化,由此便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觉得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超人的巨大力量,人的生死祸福是由这种力量支配的。人们不知道如何称呼这种力量,鉴于它变化莫测,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称之为“神”。“神”,就是伸缩无常、变化莫测的意思。
“神”到底是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
一些人以为它是“灵魂”。在这些人看来,人生是灵魂与形体的结合。灵魂原先独立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里,后来与形体结合,成了人。人死之后,灵魂离开人的形体,回归到原先的世界。人们借其回归之音,称之为“鬼”。
一些人以为它是“精灵”。在这些人看来,一些古老的山川、河流、苍松、寿龟等等,凡是长久存在的东西,都可能将自身的精华凝聚起来,形成灵气。灵气有意志,善变化,可以与人和其他东西相互感应、交往。俗称为“精灵”。
一些人以为它是“天神”。在这些人看来,天上与人间一样,有居所,有衣食,居住着很多神仙,人间的种种大事都由他们主宰,比如人生人死、征战胜败、收获丰歉、种族兴衰等等。人们称其为“天神”。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神不管是哪一种,都具有如下特性:其一是没有固定形体;其二是善于变化;其三是有意志;其四是具有巨大的威力。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对神既崇敬又害怕,惟恐违背了神意而遭到祸害。为此,顺从神意、得神护佑,也就成了人们特别重视的事情。
要顺从神意,首先就须了解神意。如何才能了解神意?人们想出了种种方法,比如祭祀,比如算命。
祭祀是向神表示敬意,或向神申述意愿的仪式。一般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戒酒、戒荤,使自己清洁无染;祭祀时要肃穆祈祷,还要烧香燃烛、贡献祭品,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意愿。
算命是求得神意的方式。中国古代有多种算命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烧龟壳,根据烧出的裂纹判断神意,预测来事;一种是组合蓍草,通过蓍草的排列组合得出一定的数字,由数字画出相应的符号来,根据符号的样式判断神意,预测来事。前种方式称为“卜”,后种方式称为“筮”。后人笼统地将它们称为“算命”或“算卦”。“命”,指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算命”,就是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情况。“卦”,是用以表示事物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符号;“算卦”,就是通过符号的形式,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情况。
信神和算命不是智慧,更谈不上是哲学,不过却是人类智能开发的必经阶段,也是哲学萌芽的准备阶段。它既表明人类智慧的开化,又表明人类智慧的童蒙。说它是开化,是指它已经感受到自然界强大异己力量的存在,并且力求去认识、去理解;说它是童蒙,是指它还没有能力去认识、去理解,只能以自己的经验去虚构、去幻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识和理解的冲动,正在为人类智慧的飞跃蓄积着能量,这种虚构和幻想的翅膀,为哲学萌芽的孕育奏响了序曲。
-
- 李白是怎么死的?
- 集诗仙、酒仙于一身的唐代诗人李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提起他,人们又会想起他的豪情万丈的瑰丽诗篇,但关于他的死,后人有多种说法。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