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蒙眬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自己的心目中创造了神,反过来又相信神的存在,努力与神沟通,凡事都想求得神的指示。所以,算卦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程序。特别是在办大事之前,务必算上一卦,请神示下,由此决定此事做还是不做以及怎么做。为了能够将神的指示牢牢记住,也为了验证神的指示,当事人便将算卦的过程、求得的符号、验证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积累多了,保存和阅读都不方便,于是便有人从事整理工作,删重去繁,归类求简。

人们不断积累记录,不断整理记录,同时也在不断调整着算卦程序,不断完善着算卦方法,到了3000年前,终于整理出了一套附有解说辞的完整的算卦用的符号系统,这就是六十四卦。

3000年前,中国正处在周王朝初兴时期,六十四卦又是通过符号的变化推测世事变化的著作,所以后人称六十四卦和所附解说辞为《周易》,意思是“周王朝时讲变化的书”。“周”,指周代;“易”,是变化之意。

六十四卦是六十四个算卦用的符号。不过,它不是简单的互不相关的六十四个符号,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符号系统。

说它是一个系统,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六十四个符号都是由两个最简单的符号构成的,一个是“-”,一个是“”。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共同的构成因素。其二,六十四个符号都是由如上两个简单符号六层相叠构成的,如“”、“”、“”、“”等等。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其三,六十四个符号中的任何一个,只要自身结构因素有一点小小的改变,就会变成六十四个符号中的另外一个,如“”最下层的“-”变成“”,它就变成了“”;又如“”最下层的“-”与最上层的“”位置互换,它就变成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其四,六十四个符号穷尽了“-”与“”六层相叠、排列组合的所有关系,缺一个就不完备,多一个则不可能。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个符号系统是用来预测世事的,它的内在有机性和整体完整性隐含着人类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表明人们已经将世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人们已经朦朦胧胧地感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统一的,都由两种最简单的因素构成;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构成它们的因素发生变动,就会引起事物自身的变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如果明晰并用语言明确表述出来,就是哲学。不过,出现在3000年前的六十四卦及其所附的解说辞,只是隐含着这样的思维方式,而没能做出明确的理论总结和语言表述,所以我们把它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史揭秘 -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历史揭秘 -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一颗文坛巨星。他是“汉赋四大家”之首,创作了大批极有代表性的汉赋。当今社会中司马相如的赋除了仍受文学史研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