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狱及教训
1.潘案真相
1955年4月,潘汉年在北京参加党的代表大会期间,突然遭到逮捕,造成解放后一大冤案。他被捕的罪状长期以来并未公布,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冤案得到平反,人们才知潘案冤狱的端倪,研究者认为潘案的判刑依据根本不能成立,理由是:第一,所谓潘汉年重用上海市公安局内部一些投诚的叛徒、特务,“勾结反革命分子,篡夺领导”问题,此事潘汉年并无直接责任,因为是华东局同意的,且是工作上的错误;第二,所谓抗战时期“投靠日本特务机关”问题,原是执行中央指示,派人打入敌伪组织,开展特殊工作;第三,所谓暗通台湾,造成二六轰炸,这完全是捏造的罪名;第四,所谓“投降国民党”问题,实是由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委派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合作事宜。显然,潘汉年的这些主要罪状,无一能够成立。
2.潘案发生及其长期未能平反的原因
研究者认为潘案的发生及其长期未能平反决非偶然,一方面是由于解放前阶级斗争尖锐复杂,潘汉年在特殊条件下的斗争为党进行工作不易为一般同志所理解;另一方面是江青等人长期来处心积虑地打击、消灭在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的所谓“三十年代的文化人”。
3.深刻的教训
研究者认为,潘汉年的冤案给予我们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主要是:第一,要根据历史经验,严格遵守法制,执行党的纪律,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祟拜;第二,必须严格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区分对敌工作关系与投敌关系;第三,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学习党史,尤其是了解党在白区的地下斗争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修良:《潘汉年在上海的历史功绩》,《社会科学》(沪)1984年第五期。
2.刘昌亮:《潘汉年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党史文汇》1987年第二期。
3.覃衡:《西安事变中的潘汉年》,《中华英烈》1987年第四期。
4.陈修良:《潘汉年非凡的一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8月版。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