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理论与贡献

1.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研究者指出,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奠基者,他的外交思想和论述十分辉煌。这些论述探讨并回答了新中国外交和战后国际关系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实际工作,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总体框架,而且它为8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周恩来外交思想主要点是:①明确指出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对象是各国政府及其当权者;②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引伸到外交领域,提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③从对战后世界主要矛盾和我国国情的科学分析,提出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是新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和平政策是我国外交的基本政策,不是一般政策、更不是策略的思想;④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准则;⑤提出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正确结合的论点,作为外交工作中处理本国利益同其他国家利益的指导思想;⑥重视国际经济关系,主张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开展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以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经济繁荣;⑦在国际关系中提倡“求同存异”,作为处理各种矛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方法;⑧从传统哲学中吸取营养,提出一整套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外交策略和外交艺术。例如,“见机而作”、“守如处子,动如脱”、“恪守后发制人的原则”、“来而不往非礼也”、“针锋相对”、“退避三舍”、“弯弓不发”、“有备无患”、“细水长流”、“见缝插针”,等等。

2.对新中国外交的杰出贡献

研究者指出,周恩来在长达26年中,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最全面、最杰出的贡献。主要有:第一,主持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外交基本政策方针的制订。第二,他直接指挥了新中国建立后一系列重大对外行动。第三,他培养和建立了一支新中国的外交队伍,积累了宝贵的外事工作经验。第四,他创建和倡导了新中国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参考文献】:

1.司云胜:《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思想的革命转变》,《唯实》1985年第2期。

2.胡长水:《论觉悟社的思想倾向和周恩来的早期思想》,《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

3.刘德军:《周恩来早期思想研究述评》,《东岳论丛》1987年第5期。

4.王建初:《青年周恩来的思想发展》,北京出版社,1985年7月版。

5.胡华等:《周恩来的思想及理论贯献》,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6.杨世钊:《周恩来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南开学报》1989年第2期。

7.韩泰华:《周恩来同志与党的“六大”》,《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

8.侯保重:《周恩来与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纪念馆馆刊》1988年第3期。

9.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2月版。

10.陈登才:《周恩来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贡献》,《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11.国旗:《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

12.石仲泉:《周恩来与抗战初期的统一战线》,《党史研究》1985年第5期。

13.王务新等:《长江局时期周恩来对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贡献》,《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4.李青:《社会主义时期统—战线的卓越领导者》,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5.胡康民:《周恩来的统战风格》,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6.钱其琛:《认真研究周思来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年第2期。

17.廖盖隆:《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

18.廖盖隆:《周恩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贡献》,《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9.华源:《周恩来在八大前后对改进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2期。

20.赵德强:《周恩来教育思想浅论》,同“18”。

21.张家裕:《论〈周选〉中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年第1期。

22.杜魏华、韩荣璋:《简论周恩来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1980年第1期。

23.鲍世修、胡哲峰:《论周恩来的军事实践与战略战术思想》,《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24.周家鼎:《周恩来对我国国防事业的杰出贡献》,《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