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生的基本评价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毛泽东观。随着对毛泽东研究的深入和国外毛泽东研究论著的传播,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国际大气候的变化,对毛泽东开拓的理论与实践的评价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反差。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积淀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政治倾向不同的人,对毛泽东的评价往往大相径庭。主要存在四种观点:

1.全面肯定论。不仅肯定毛泽东的伟大功绩,还肯定毛泽东晚年的严重失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没有错,只是在实践中没有区分好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因此,应当坚持这个理论。

2.全盘否定论。完全否定毛泽东的伟大功绩,无限地夸大建国以来的挫折和失误,并把它归罪于毛泽东个人,认为毛泽东是专制君主、偏执狂,缔造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主义。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人物多持这种观点。

3.功过参半论或“功死过活”论。认为毛泽东有功亦有过,或功大过也大,他的功已成为历史的铺垫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在人们的记忆里逐渐淡忘;而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随着时代的前驶和民主政治的推进,将会成为历史批判的对象。

4.功大于过论。这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论断,即认为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诸如发动“文化大革命”一类的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这是一个客观的、公允的、深得党心民心的评价,毛泽东研究的广大理论工作者都赞同这一评价。

【参考文献】:

1.张佶等:《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2.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王维佳:《六年来毛泽东早期思想讨论综述》,《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二期。

4.冯正钦、杨成生:《新民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问题述评》,《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三期。

5.刘益涛:《对湘赣边秋收起义若干问题的看法》,《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四期。

6.刘晓农:《何时何地决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江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四期。

7.刘益涛:《近年来毛泽东著作、生平研究若干问题讨论综述》,《毛泽东思想研究》1984年第一期。

8.沙健孙:《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六期。

9.吴荣宣:《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的若干研究课题》,《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一期。

10.齐彬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红旗》1981年第十二期。

11.郑德荣等:《毛泽东思想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12.雷云峰:《试论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时期得以成熟的条件》,《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三期。

13.司春:《对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几点认识》,《扬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二期。

14.张静如、丁晓强:《关于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二期。

15.杨福新:《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三期。

16.李洪奎:《国内外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问题述评》,《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二期。

17.张弓:《毛泽东同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初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

18.廖盖隆:《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

19.廖盖隆:《再论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二期。

20.石仲泉:《艰辛的开拓——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党史研究》1987年第一期。

21.逢先知:《回顾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论述》,《中国文化报》1990年8月8日。

22.珏石:《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年第三期。

23.李捷:《关于毛泽东晚期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三期。

24.李锐:《关于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与实践》,《光明日报》1989年2月2日。

25.石仲泉:《关于毛泽东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六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回族婚姻] 回族婚姻形式有哪几种?回族婚俗特色
[揭秘回族婚姻] 回族婚姻形式有哪几种?回族婚俗特色
回族的婚姻形式,从古至今,主要有回回婚、教内婚、表亲婚、交换婚、招养婚、回汉婚等类型。回族婚姻 (图片来自百度)回回婚,是回族婚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