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与贡献
1.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
研究者指出,周恩来自1924年开始担任我党军事领导职务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创建和发展我军的革命战争实践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在开展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建设,实行人民战争等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精深的论述,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第一,在建军方面,他提出革命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支军队的成份必须以工农为主体,其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利”。为了有效地提高军队的革命素质,他系统地提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提高红军战斗力,保障命令的执行,为党的路线而斗争”;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进行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是在部队中建立健全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他提出革命军队必须加强军事建设。指出军队的发展与扩大,必须随着革命的发展不断壮大我军的力量;关于军队的组织系统与编制,他强调必须适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关于军队的训练,他认为提高军政素质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第二,关于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他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必须实行人民战争,把根基“建立在广大的群众基础之上”。主张军事斗争必须同其它斗争形式紧密配合;要广泛地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军队和群众的武装斗争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在战略和战术方面,他的思想大体可归纳为:游击战思想;持久战思想;“争人不争地”思想;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思想;“歼敌为主,略地次之”思想;统一指挥与机断专行相结合思想。
2.对我国国防事业的杰出贡献
研究者把周恩来对新中国国防事业的贡献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周恩来作为毛泽东的主要助手,是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之一。第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时间里,我国的周边环境一直十分紧张。周恩来对中国边防、海防建设,人民防空工作给予极大关注。第三,周恩来对我国的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事业极为关心,为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发展国防尖端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第四,为实现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党中央、中央军委非常重视军队院校建设和部队的训练教育工作,周恩来认真贯彻执行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这些指示。第五,周恩来十分关注我军的革命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司云胜:《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思想的革命转变》,《唯实》1985年第2期。
2.胡长水:《论觉悟社的思想倾向和周恩来的早期思想》,《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
3.刘德军:《周恩来早期思想研究述评》,《东岳论丛》1987年第5期。
4.王建初:《青年周恩来的思想发展》,北京出版社,1985年7月版。
5.胡华等:《周恩来的思想及理论贯献》,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6.杨世钊:《周恩来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南开学报》1989年第2期。
7.韩泰华:《周恩来同志与党的“六大”》,《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
8.侯保重:《周恩来与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纪念馆馆刊》1988年第3期。
9.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2月版。
10.陈登才:《周恩来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贡献》,《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11.牛国旗:《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
12.石仲泉:《周恩来与抗战初期的统一战线》,《党史研究》1985年第5期。
13.王务新等:《长江局时期周恩来对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贡献》,《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4.李青:《社会主义时期统—战线的卓越领导者》,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5.胡康民:《周恩来的统战风格》,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6.钱其琛:《认真研究周思来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年第2期。
17.廖盖隆:《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
18.廖盖隆:《周恩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贡献》,《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9.熊华源:《周恩来在八大前后对改进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2期。
20.赵德强:《周恩来教育思想浅论》,同“18”。
21.张家裕:《论〈周选〉中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年第1期。
22.杜魏华、韩荣璋:《简论周恩来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1980年第1期。
23.鲍世修、胡哲峰:《论周恩来的军事实践与战略战术思想》,《周恩来和他的事业》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24.周家鼎:《周恩来对我国国防事业的杰出贡献》,《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