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姜 高良姜 AI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姜科(Zingiberaceae,シヨゥガ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

【产地】:

中国:广东省的徐间、海康,以及海南、广西、云南等省。以海南省产量最大,海康产者均系栽培,品质优良。

【成分】:

含精油0.5%~1%:桉油精[1,8-cineol(=eucalyptol)]、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α-荜澄茄烯(α-cadinene)等,辛味成分高良姜酚(galangol),以及黄酮类成分高良姜黄素(galangin)、山柰甲黄素(kaempferid)及高良姜素(alpinin)。

【药理作用】:

不详。

【性味】:

辛,温。

【功效】: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经验方》的“良附丸”中,本品与香附子配伍作镇痛剂;《和剂局方》之“二姜丸”,本品配伍干姜温肠胃;《普济方》之“冰壶汤”,本品与大枣共用,止霍乱呕吐不止,可见本品还系镇吐之药物。

【用途】:

作芳香性健胃、镇痛、镇吐药,用于冷气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痛下痢等。也系家庭药原料。

【处方例】:

安中散(1);良枳汤(293);良附汤(经验方:高良姜,香附子);二姜丸(《和剂局方》:高良姜、干姜);高良姜汤(《千金方》:高良姜、厚朴、当归、桂心、生姜)。

Alpinia officinarura 高良姜

《名医别录》中品中收载,系“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之药物。陶弘景曰:“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曰:“高良,即今高州也”,高州位于今广东省茂名县之东北部。苏敬言:“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广西部分地区偶见有所谓“大高良姜”市售,其原植物系红豆蔻Alpinia galanga(L.)Willd.。“高良姜”为同属植物高良姜A.officinarum Hance的根茎。其种子称“红豆蔻”,也入药。《海药本草》记载:“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叶如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良姜在中世纪时被阿拉伯人到了欧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魏文侯待民之道
魏文侯待民之道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