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BATATATIS RHIZOMA(DIOSCOREAE RHIZOMA)
中国产者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ヤマノイモ科)植物薯蓣DioscoreabatatasDocaisne(ナガイモ)的除去外皮的干燥根茎(一般认为是根的中间型担根体,rhizophor)。主产于河南省,因集散于河南省沁阳县(旧怀庆府),故称怀山药或淮山药。本种原产于中国山西省,我国也多有栽培供食用,有很多栽培品种。
中国东北产山药中有的来源于长蕊薯蓣D.polystachyaTurcz.formaelongataNakai。
日本产者系日本薯蓣D.japonicaThunb.(ヤマノイモ),主产于长野县。D.batatas与D.japonica极近缘,仅茎与叶柄的颜色有差异。
中国台湾产山药来源于D.alatal.D.doryophoraHanoe。此外,在市场上还可见到来源于旋花科(Convolvulaceae,ヒルガオ科)植物甘薯Ipomoeabatatas(L.)Poir的块根的伪品。
【产地】:
中国(河南、江西、山东、台湾等省),日本(长野县)。
【成分】:
含glucoproteid(粘质物),精氨酸,胆碱(choline),甾体,尿囊素(allantoin),mannan等,有效成分不详。
【药理作用】:
不详。
【性味】:
甘,平。
【功效】:
山药入手足太阴两经,补其不足,是清虚热补剂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药物。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体疲劳、疳痨泄泻等有效。因山药长于补肾也配伍于“六味丸”、“八味丸”中用于治疗消渴(糖尿病)。
【用途】:
作滋养、强壮、止泻药。民间又用于夜尿、遗精、盗汗等。
【处方例】:
八味丸(238);薯蓣丸(《金匮要略》:薯蓣、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大豆黄卷、甘草、芎、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人参、柴胡、桔梗、茯苓、阿胶、干姜、白蔹、防风、大枣);薯蓣汤(《千金方》:薯蓣、麦门冬、人参、生地黄、前胡、芍药、枳实、远志、生姜、茯苓、茯神、半夏、甘草、黄芩、竹叶、秫米);秘元煎(《类证方》:远志、山药、芡实、枣仁、金樱子、白术、茯苓、人参、五味子、甘草);无比山药丸(《张子和方》:山药、熟地、赤石脂、巴戟天、茯神、牛膝、山萸肉、泽泻、五味子、肉苁蓉、菟丝子、杜仲)。
Dioscorea batatas 薯蓣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收载,原名“薯蓣”,一名“山芋”。现在一般用“山药”而少用“薯蓣”,据传说是因为唐·代宗名预,故避其名讳改称为“薯药”,其后又避宋·英宗的名讳改掉了薯字,最后演变成“山药”。山药之名始见于寇宗奭《本草衍义》中。
- 竹节人参 PANACIS JAPONICI RHIZOMA
- 人参 GINSENG RADIX
- 广东人参 AMERICA GINSENG
- 三七人参 SAN-CHI GINSENG
- 九节菖蒲 RHIZOMA ANEMONE
- 三棱 荆三棱:SPARGNII RHIZOMA 黑三棱:BOLBOSCHOENI RHIZOMA
- 山豆根 SOPHORAE SUBPROSTRATAE RADIX
- 山奈 KAEMPFERIAE RHIZOMA
- 土茯苓 山帰末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 大戟 红芽大戟:KNOXIAE RADIX 京大戟:EUPHORBIAE PEKINENSIS RADIX
- 天麻 GASTRODIAE RHIZOMA
- 大黄 RHEI RHIZOMA
- 山慈菇 SANTSIGU TUBER
- 山药 BATATATIS RHIZOMA(DIOSCOREAE RHIZOMA)
- 川芎 CNIDII RHIZOMA(LIGUSTICI RHIZOMA)
- 丹参 SALVIAE MILTIORHIZAE RADIX
- 黄药子 DIOSOOREAE BULBIFERAE RHIZOMA
- 千年健 HOMALONEMAE RHIZOMA
-
- 李白:“不屑仕进”背后的科举弃儿
- 为什么说李白是科举弃儿?其前因后果,让我们细细道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在华人圈内堪称家喻户
-
- 五鼠闹东京
- 古代有个昏庸的皇帝,不听忠臣的劝阻,却偏偏听信奸臣的谗言,出了一道“六十岁换家子”的圣旨,人到六十岁后如果没有死,就统统活埋。圣上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