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
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瞿秋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的开拓者、卓越的活动家、坚定的捍卫者,其主要作用可归为三个方面:第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决策的制定。在中共三大以后,对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政策的宣传工作,既阐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论述了当时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这一组织形式的必要性。
第二,积极投身于国共合作的实际活动。他参与了国共合作的上海大学的筹建;出席了国民党一大,参与了大会宣言的翻译和修改工作,并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参与国民党的领导工作,全力贯彻新三民主义;指导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担任上海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和撰稿工作。
第三,坚决与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活动进行斗争,捍卫了革命统一战线。在国民党一大前后,多次驳斥了国民党右派提出的企图分裂国共合作的“弹劾共产党案”;随着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日益尖锐,积极撰文对国民党老右派,尤其率先对戴季陶主义进行批判,打击了国民党新老右派的反动气焰,巩固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
2.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批判
研究者们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一致认为瞿秋白的功绩在于:首先,他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错误,反复强调中国革命“非由无产阶级取得领导权不能胜利”;其次,他批判了右倾投降主义在农民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强调中国农民是无产阶级“最有力最伟大最主要的同盟军”,中国革命的中枢问题是农民革命;再次,他批判了右倾投降主义放弃无产阶级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的错误,强调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应当力争取得革命军队的领导权。
【参考文献】:
1.丁守和:《瞿秋白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李维汉:《对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回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三期。
3.丁景唐等:《瞿秋白研究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冒炘:《〈多余的话〉讨论述评》,《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
5.何一成:《瞿秋白不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
6.丁守和:《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理论的贡献》,《文史哲》1985年第三期
7.潘家春:《早期瞿秋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探讨》,《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三期。
8.董泰:《近年来史学界对瞿秋白在党史上的地位的研究概述》,《党史通讯》1985年第三期。
9.陈铁健:《瞿秋白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叶心瑜:《关于瞿秋白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第一辑。
11,陈铁健等编:《瞿秋白研究文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12.朱敏彦:《瞿秋白主编的〈布尔什维克〉》,《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第三辑。
13.何一成:《瞿秋白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四期。
14.郭文亮:《瞿秋白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海师大学报》1987年第四期。
15.陶用舒:《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以土地革命为中枢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二期。
16.李明三:《瞿秋白武装斗争思想的发展》,《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四期。
17.叶心瑜:《瞿秋白与中共六大》,《江海学刊》1989年第一期。
18.刘福勤:《开创性的贡献和难免的失误——瞿秋白早年的基础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评论》1989年第三期。
19.董存发:《瞿秋白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一期。
20.彭志远等:《一九二七年瞿秋白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吗?》,《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六期。
-
- 揭秘韩非子不受秦始皇重用的原因
-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