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优生优育优教百科全书 优教卷
自我控制训练
自我控制训练是由儿童自己对自己实施行为矫正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儿童自己承担主要责任,在改变问题行为的过程中由儿童自己操作进行。
自我控制训练主要有两种类型:
1.学会抑制能带来即刻满意的过度行为,如生活没有节制、过食、抽烟、饮酒,迷恋电视、游戏机等。
2.通过努力来增加某些良好行为,如自觉学习习惯、锻炼身体、建立自信心、热爱劳动等。
自我控制训练的过程包括自我训导、自我记录和自我实施即时后果三个基本步骤。
1.自我训导是儿童自己对自己下指令,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在黑暗中,儿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怕黑暗,我能战胜自己!”从而使自己在黑暗中减少恐惧。
2.自我记录是指自己对自身的行为作出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例如要改正粗心大意毛病的孩子,可让他每天检查作业,把错题按出错原因分类记数,使自己逐渐减少因粗枝大叶而做错题目的数量。
3.自我实施即时后果是指当行为达到强化或处罚标准时,自己按照规定施行自我强化或处罚。当然在此之前,自己必须确定获得强化或惩罚的行为标准。
以上三个步骤,第三步最为关键。如果不严格地实施即时后果,整个自我训练程序将被打乱,最终流于失败。
因此,指导儿童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过程中应当注意:
1.目标具体化,最好写出目标,并把应该做到的事情列成表,这样有没有达到目标就一目了然了。
2.加强行为改变的自我训导,具体方法是:让周围的人都知道儿童所要进行的自我控制训练,从而增加成功的压力;重新安排环境,使之有益于实施计划;做好抗拒诱惑的各种准备。
3.随时记录自己的行为,并分析原因,定期检查,根据结果,严格实施即时后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优生优育优教百科全书 优教卷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