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刑事诉讼法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各解放区的司法工作除了紧紧围绕并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一中心任务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具体特点。东北、华北等解放较早的地区,开始实行适应解放战争需要的司法组织形式和诉讼程序。在开展土地改革的地方,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党的政策,组织起人民法院,负责审判破坏土改的罪犯。检察机关仍然设在法院内,但有的地区检察机关不仅独立行使职权,而且同法院共同领导所属地区的司法工作。在新区实行军事管制的城市里,在军管会下设军事法院,其任务是审判重大的反革命案,以维护革命秩序。这时期的公安机关,必须随军队进城,维护社会治安,建立革命秩序,保护群众利益,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惩治犯罪分子。因此,机构比较健全,权力较大。

在诉讼程序方面,继续实行法官下乡,就地审判制度,贯彻民主精神,简化诉讼手续,以适应解放战争需要。并且,发布了一些适合当时历史条件、适应需要的条例、命令等。如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0月颁布《为统一各行署司法机关名称、恢复各县原有司法组织及审级的规定通令》,1948年11月颁布《关于县市公安机关与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职责的规定》,1949年3月发布《为确定刑事复核制度的通令》,1949年1月发布《为清理已决未决案犯的训令》,这些都是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文献。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同年4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宣布废除六法全书和一切反动法律。这一重大举措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为建国以后的司法改革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苏洵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考上进士的
苏洵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考上进士的
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名话说的就是北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字面上意思是苏洵二十七岁了,才开始发
成吉思汗后人在明朝:学汉文当名将立“西陲第一功”
成吉思汗后人在明朝:学汉文当名将立“西陲第一功”
恪纳牙生一子,名达里麻答思,承袭父职,继承父风,学习汉族文化,同凉州汉族人民关系日益融洽,生活习俗亦无两样,遂确定以首字“达”为自己及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