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教育论
艺术教育思想之一。从着眼于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协调发展,研究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规律和实施途径、方法的艺术教育理论。个性,表现出一个人的独特性,是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持久而稳固的各种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和独特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和智能等)的综合,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个性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由于个性研究包括人类行为的所有方面,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所以个性教育学的研究,也因着眼点不同,而产生关于艺术功能、价值、规律及实施手段等多方面的各种理论。例如,艺术教学兴趣论强调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新颖性,吸引学生对所学课业和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其对艺术独有的精神需要,进而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使个人潜能和才赋得以高度发挥,达到自我实现。个性教育论,一般是从艺术教育价值论研究的较多,强调人的个性与个性艺术结合,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个性的艺术家,普通艺术教育也要注意保持学生由生理遗传个性所显示的艺术特点,允许并最大限度地鼓励每个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想法进行艺术创造,保持学生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艺术面貌。个性教育论认为人的个性心理离不开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而美术教育是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充满个人兴趣的娱乐活动,来培养人逐步形成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理想,并通过感悟而形成一种信念,锤炼人的意志。此外,艺术教育作为改善单调呆板的教育环境,起到调剂人的情绪的作用。因此,艺术的审美教育能改善或补充教育在偏向知识性、实践性、职业性时而丧失的很多功能。个性教育论还认为艺术教育是在于形成学生的兴趣、观点和世界观,在于积极改造现实。个性是在社会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个性又在影响着社会。因此,要求受教育者按照时代、社会的审美理想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即用艺术的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个性教育论是随着艺术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深入而不断深化发展的。
-
- 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 王安石变法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中国历史进程起着重大促进作用的少数几个大事件之一。王安石的变法,尽管给外强中干的大宋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