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与德育

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美术教育可以起到辅助德育的作用:①艺术的美是以真善为前提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反映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同时,还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社会的评价和看法,传达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欣赏者通过美术作品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同时,还受到画家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真善内容的感染和影响,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品质教育。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已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宋朝若虚《图画见闻志》曾记载:“孝成帝游于后庭,欲以班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日:‘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倖。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从中可见图画所起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欣赏美术作品是感知和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内容健康的向上的作品,自然会使情操受到陶冶。②通过介绍和欣赏作为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美术作品和对祖国山河美景进行写生,使学生产生一个由观察、感受、动情、抒情到爱的升华的心理过程。当学生了解并欣赏我们国家传统的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辉煌的成就光耀于世界艺坛,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会油然而生。民族审美意识,也在欣赏和学习其技巧过程中形成。③通过美术教学各课业自身的内容,如工艺、园林、建筑和生活中人物的体态、服装、发式等形式美感,教育、影响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使之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因为,人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有直接关系。美好的情感促使有美好的行为,不能识别美丑,便无是非观念。培养美感,就是培养识别美丑,就是驱恶扬善、避邪就真。正确的美感不加以培养,粗俗的邪念便会滋长。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正如鲁迅所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鲁迅全集》第七卷第273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朝神童:杜甫7岁属辞 王勃13岁作滕王阁序
唐朝神童:杜甫7岁属辞 王勃13岁作滕王阁序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