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操教育论

艺术教育思想之一。情操是具有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社会价值的复杂的高级感情,是伴随高等精神生活的高级感情或人格感情。它不同于对外界事物的单纯的反射性的本能的情绪,而是包括人品和教养的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持续的情感倾向。例如爱国心、气节等。一般分为审美情操、知识情操、道德情操、宗教或信仰情操。情操也可以解释为是一种情感与操守(坚定的行为方式)的结合。情操教育论,就是以对人进行情操培养为目的的艺术教育思想。其理论基础认为艺术是物化的人的高尚感情,是一种情绪的形式,立足于艺术感觉要素和感情功能,可以对人起到陶冶心灵和道德教化作用。它是一种强调积极利用艺术社会教育作用的艺术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就重视以艺术作为陶冶人的情操的教育功能,甚至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目的加以提倡。古代宗教,就是以洞窟、寺庙艺术为手段进行情操教育的。魏·曹植在《画赞序》中说“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放臣斥子,莫不叹息;见淫妇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种重视艺术对人感情倾向的影响作用的思想,即情操教育论,被历代统治者和理论家、教育家所重视。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开篇即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讲“尝考前贤画论,首称像人。……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他并举例“唐韦机为檀州刺史,以边人僻陋,不知文儒之贵。修学馆,画孔子七十二弟子、汉晋名儒像,自为赞,敦劝生徒,繇兹大化”。即是明证,也说明情操教育论的思想渊源久远且影响至今。

在西方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感情净化论可以说是情操教育论的萌芽。18世纪德国席勒的美育理论中有很多情操教育论的观点。情操教育论,在现代则以美国美学家朗洛为代表。她从重视感情象征性功能的观点出发的情操教育论,在其《艺术教养的重要性》和《情感与形式》等著作中阐明了理论基础,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作,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成的创造活动,显示人类发展的尖端。情感表现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二是指某种情感概念的形象性的表达。艺术的根本功能是使情感客观化,以使人们能够静观和了解。人类通过艺术手段全方位的认识自己。感情以无机形式的有机兴奋教化大多数人,使其活动范围扩大,质量提高。只有感情教育,才是人类教育的真正核心。忽视艺术教育,导致无视感情。……因此,积极主张情操教育理论。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操则是人对某一事物的持久的感情倾向。人类有其情感不变的因素,主要是在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情感活动且遵循着某些生理、心理的基本规律,这是朗洛所说的艺术表现人类普遍情感的一面。但是,不同时代、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存在着社会生活的差异,这是人类情感的可变因素,也是情感的另一方面。故不同时代的情操教育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