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

对《春秋》的解说之一,亦称《谷梁传》,据说也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传。子夏传给谷梁赤,后来又世代相传,不知何时写成了文字。

《谷梁传》和《公传》一样,也是对经文逐字逐句的解说,只是解说和《公羊传》有所不同。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谷梁传》就不认为是孔子要显示郑国君主的阴险,而是说,“克”是表明郑国君主有能力。因为共叔段人多势众,别人无法战胜他,只有郑国君主能够战胜他,所以记作“克”。

《谷梁传》在对《春秋》经文的注释中,常常说明当时的各种礼仪制度。比如说,依照礼制,诸侯之间不可以私自交换土地。所以《春秋》记载了郑国君主用玉璧交换许田的事,也是对这件事的批评。又因为许田是鲁国君主朝见周天子时的住宿之处,现在鲁国卖给了郑国,说明鲁国已经不再朝见周天子了。还有,楚国在《春秋》中多写作“荆”,是为了指明楚国是蛮夷,是对楚国的轻视,说明楚国是一个不守礼制、将会轻易背叛天子的国家。

《谷梁传》在汉代不如《公羊传》受到重视,后来则不如《左传》受到重视。但《谷梁传》对经文的解释简明、清楚,许多内容仍然是儒者们必要参考的,所以也被列入“十三经”之一,流传下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